分享

波斯人的都市

 ET64 2016-01-11

 

不少觀光客前來設拉子,主要仍是為了一睹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這個阿契美尼德王朝遺跡的風采。波斯波利斯曾經被形容為「太陽底下最富有的城市」,在古波斯稱為「Parsa」,意思是「波斯人的都市」。英語「Persepolis」則來自希臘文「Pérsēs」(波斯人)和「pólis」(都市)。

 

在古波斯,這個城還有另一個名字:「賈姆希德的寶座」(The Throne of Jamshid)。姆希德是波斯神話中的一個國王。也許是因為這一點淵,「Parsa」是不少伊朗男子的名字,帶有「神聖」的意思。正是無巧不成話我們的當地導遊的名字,就是「Parsa」。他自豪地自我介紹,說他是「國王」。

 

波斯波利斯離設拉子兩小時車程,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波斯帝國最壯麗璀璨,引以為傲的古都,也見證了和代表着波斯帝國的興衰起落自從波斯帝國被歷山大大帝打敗這座古城便湮無聞,直到一九三○年代,才陸續被重新發掘和修復。一九七九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阿契美尼德王朝設有五個首都,即帕薩爾高德、巴比倫、波斯波利斯、埃克巴坦那和蘇薩。波斯國王每年輪流駐留不同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和帕薩爾高德相距約四十公里,實際上亦可視為一個都城,但由於地處偏遠,帝國主要的行政中樞,設在另外三個首都。

 

雖然居魯士二世是波斯帝國的開創者,但奠立典章文物的,則是大流士一世(Darius I)。《聖經》也有提及這兩位國王,居魯士的稱號是「偉大之王」,大流士則是「萬王之王」,後來的波斯帝國君王,也沿用這個稱號。

 

大流士一世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三任君主,也是將波斯帝國推向頂峰的人。他打敗了馬其頓,確立帝國的行政和賦稅制度,統一了語言、貨幣、度量衡,還在各地開展大規模建設,尤其是幹道。導遊說,大流士有一個很特別的習慣,就是不論身處何地,都只喝家鄉的水。所以大流士特別重視高效率的幹道。

 

根據記載,大流士親自徵聘各國的藝術家,建造波斯波利斯。導遊一再強調,興建這座城的,不是工匠,更不是奴隸,而是數以萬計,受薪的藝術家。城內所有柱樑石、壁浮雕,即便是一磚一瓦,都是力臻完美的藝術品,而不是純粹的裝或構築物。

 

舉例而言,沿萬國門覲見大廳,沿途滿是誇耀波斯國力的浮雕。這些浮雕不但神態栩栩如生,而且面貌張張不同導遊特別指出左右兩旁的武士浮雕,合起來便是同一個人細看之下果然是一邊呈現武士右面,而另一邊則是武士左面。其中有一名背着箭壺的武士,一邊看到箭羽和未被身體遮擋的部分,另一邊則呈現出完整的箭袋,而箭的數目和位置,完全一致。

 

大流士享受勝利,喜愛炫耀,一心要將波斯波利斯建設成專門舉行重要慶典,以及接待使節的世界首都,傲睨自若地向世人展示帝國的財富與力量。不過,是野心也好,雄心也罷,在他生前,只完成了大基台、覲見大廰,以及國庫。大流士的宏大藍圖到了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時期才完成。

 

遺址入口設在城西,這裏也是古時候使節或貴賓進城的入口。大道既寬且直,盡頭是一對左右對稱,以巨石鋪砌的七公尺寬臺階。階梯坡度平緩,每邊各一百一十一級,每級石階只有十厘米高。這個設計,據說可以讓來賓在整個過程均如踐平地沒有登高的感覺我們也一步一級地登上高臺,果然如同在地面行走。

 

登上高臺,回頭俯瞰大道,眼前不期然呈現出當年萬邦來朝、車馬相啣、儀仗千里、聲勢赫赫的空前盛況。可以想像,薛西斯一世端坐覲見大廰,居高臨下,鳥瞰朝拜隊伍緩緩蠕動,向帝國進貢奇珍,向波斯卑躬屈節。真有大地在我腳下天下盡歸我有之架勢。

 

再回頭,兩道階梯轉向,折返大門會合。眼前是遠遠便早已望見的兩頭「拉馬蘇」,把守着萬國門。「拉馬蘇」是亞述人的辟邪靈獸,人首牛身,束有長鬚有些還有翅膀。不過,神獸始終只是石頭,不能真的守護帝國,歷久不衰。這一點,大流士又可曾領會?

 

南面的百柱廳,曾經臨朝聽政,現在只餘柱基,幾根殘垣斷柱。大廳南門兩側刻有成列手執長矛的武士,以及三層衞士以雙手托起寶座上的薛西斯。西面便是覲見大廳,可容納上千名觀眾。大殿銘文刻着:「大流士,偉大之王,萬王之王,萬國之王,維西塔斯帕之子,阿契美尼德人,建立了這座宮殿。」

 

覲見大廳正門設於東面,即著名的東階梯。階梯外牆刻着八名手持長矛的衞士,兩端各有一幅獅搏牛浮雕。公牛象徵力量,雄獅則是權力。獅搏牛代表着波斯帝國屢次戰勝強敵。值得注意的是,浮雕中的獅子都咬着牛的臀部,表示獅子無意奪去牛的性命。導遊還說,這動作非但表示無意殺,反而是在展示善意。這也說明了波斯君主襲承了居魯士大帝的懷柔手段,令到每一個被征服的民族和地區,均心甘情願地臣服於波斯。這個獅搏牛浮雕,也就成為了今天伊朗的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標

 

階梯南翼是著名的民族浮雕,刻有波斯帝國治下,二十八個民族進貢的隊伍。不少還可以從衣著臉型、進貢物品,辨識其民族,包括一些消失了的文明。例如獻上短刀手鐲的米底人,趕着駱駝的帕提亞人,帶來紡織品和牛的埃及人,進貢駿馬和雙耳瓶的亞美尼亞人,還有巴比倫人、敘利亞人、印度人和衣索匹亞人等等。

 

每一支隊伍,都由柏樹隔開。柏樹代表和平,喻意二十八個民族,在波斯的統治下,和平相處,再沒有戰爭和殺戮。導遊特別指着一輛戰車的輪子說故事。輪子上有一個極細微約指頭大小的浮雕這個孕婦是整個遺址中,唯一的雌性圖案。在戰車的輪子上刻着這個圖案,是要向戰士們提示,即便是敵人也有妻兒等着他們平安回家。因此,戰鬥的目的,只在取勝,不是屠殺。而戰士的使命,是要剋敵,並非殺人。

 

導遊亦提到波斯波利斯的石刻浮雕原先都是黑色的因為只有黑,才可以將那股近乎霸的氣派呈現出來現在雖已褪色變得灰白但仍有小部分留有黝黑的痕跡至於柱樑上的雕塑,諸如牛獅靈獸,本來都是包金的,可謂金碧輝煌、極盡豪。但那些黃金,亦早已被盜刮一空。無復當年的繁華盛況、磅礡氣勢。

 

儘管波斯帝國一度雄霸天下但歷史上從來沒有不敗之師,也沒有永久王國。枯榮盛衰、汰弱留強,始終是大自然的定律。

 

公元前三三一年,亞歷山大大帝大敗波斯,大流士三世倉皇逃走。亞歷山大佔領了波斯波利斯,對眼前金山銀海驚嘆不已,他和眾將領在奢華的皇宮縱情飲酒作樂,並縱容軍兵肆意劫掠。據說亞歷山大離去時,共動用了兩萬頭騾子和五千頭駱駝,運走波斯波利斯的財寶。

 

亞歷山大不僅帶走了財寶,還將波斯波利斯付之一炬。對於這場火,歷史學者有不同推論。有些認為亞歷山大對待被他征服的民族一向寬大,而且對於被叛將殺死的大流士三世,也將其遺體帶回波斯波利斯,按波斯帝王的禮儀隆重下葬因此,不可能縱火焚城,故相信這場火純屬意外。

 

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亞歷山大為了報復一百五十年前薛西斯一世燒毀雅典,因此以牙還牙。據說亞歷山大東征時,稱波斯人為「野蠻人」,還對部屬宣稱波斯波利斯是「全亞洲最可恨的城市」,加上全城以薛西斯皇宮受到的破壞最為徹底,可見報復一說亦不無根據。

 

到底是怒火焚城還是意外就讓各取所需的後人來演罷,反正歷史教材也在與時俱進只是眼前頹圮,勾起無限唏噓。

 

 

曾偉強

二○一五年十二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