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荒知青回忆——那个年代的荒唐事

 昵称29819924 2016-01-11


莫名其妙的扣款

1970年夏天,连队不知从哪传出个消息,要从每个知青的工资里扣36元钱。为什么呢?原来每个知青来北大荒前,都发了棉衣、棉被、棉鞋等御寒衣物。现在却要把国家花的这笔钱要从我们的工资中扣掉,这真让我们气不打一处来!上海刚来六连不久的一位“小六九”气愤地说:“那是上海市委发的,是我们的私人物品,你们有什么权利扣钱?” 这可不是谣言,过了几天,连里果然正式宣布了上级这个决定。不过考虑到知青每个月工资只有32元,决定每月只扣9元,分四个月扣清。而且只针对68年以后来的知青,在69年1月之前来的就不扣了。我正好是68年10月来的,就不在扣钱的范围里了。虽然许多人没有扣钱,但我们照样是愤愤不平!


这笔钱在当年可不是小数,到底干什么用了?谁也说不清。有的说用于开荒种地组建六师了,也有的说建设哈尔滨新火车站,迎接西哈努克了……


1969年以后来兵团的大都是十六七岁的“小六九”们,小小年纪刚走入社会就遭受到一次小小的打击,也算是经风雨见世面了吧!

割资本主义尾巴

到六连不久,就听说离我们不远的穆棱河北边有一个叫共乐的自然村。那里有不少来自杭州的知青。他们是插队落户去的,干活计工分,没有工资,没有集体食堂,也没有我们国营农场的那些待遇。他们的境遇比我们惨多了。听说年终分红时,扣除一些款项后,只剩几十元,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秋收以后,没有了农活,老乡们就开始“猫冬”了。寒冬腊月,这帮知青们没有活干,没有收入,没有取暖的煤和柴火,也没有人管,只得回家。可是全年的收入不够买一张火车票的。这就逼得他们结伙扖火车回家,当然是客车。但中途经常被列车员发现,被赶下车来,他们只得再扖下一趟。据说时间长了列车员也可怜他们,一看是南方的知青,干脆就不管了。与他们相比,我们简直是天堂。我们有工资,有食堂,有暧和的宿舍,有公费医疗,两年一次探亲假,肯定让他们羡慕死了! 我非常不解,为什么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与我们近在咫尺,怎么成了两个天地呢?要说去农村插队,浙江、江苏这么多农村,怎么非要到北大荒来?我还听说天津有不少知青到哈尔滨郊区去插队。问过哈尔滨的知青们,他们说确有此事,并带着不满情绪说:“你们天津的到了我们郊区,挤得我们都发配到这里来了!”


来自齐齐哈尔的知青情绪也很大,他们说:“兵团的1师、5师都在齐齐哈尔附近,却不知为什么让我们到4师来?”然而,鸡西的知青们却感到幸运,他们说:“我们来这里正好,不少鸡西的知青还分配到1师、5师,虽然都是黑龙江省,一东一西差不多有一千多公里呢!”


直到现在我也不理解,当年的东西南北这么折腾到底为了什么?

东西南北大折腾

到六连不久,就听说离我们不远的穆棱河北边有一个叫共乐的自然村。那里有不少来自杭州的知青。他们是插队落户去的,干活计工分,没有工资,没有集体食堂,也没有我们国营农场的那些待遇。他们的境遇比我们惨多了。听说年终分红时,扣除一些款项后,只剩几十元,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秋收以后,没有了农活,老乡们就开始“猫冬”了。寒冬腊月,这帮知青们没有活干,没有收入,没有取暖的煤和柴火,也没有人管,只得回家。可是全年的收入不够买一张火车票的。这就逼得他们结伙扖火车回家,当然是客车。但中途经常被列车员发现,被赶下车来,他们只得再扖下一趟。据说时间长了列车员也可怜他们,一看是南方的知青,干脆就不管了。与他们相比,我们简直是天堂。我们有工资,有食堂,有暧和的宿舍,有公费医疗,两年一次探亲假,肯定让他们羡慕死了!


我非常不解,为什么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与我们近在咫尺,怎么成了两个天地呢?要说去农村插队,浙江、江苏这么多农村,怎么非要到北大荒来?我还听说天津有不少知青到哈尔滨郊区去插队。问过哈尔滨的知青们,他们说确有此事,并带着不满情绪说:“你们天津的到了我们郊区,挤得我们都发配到这里来了!”


来自齐齐哈尔的知青情绪也很大,他们说:“兵团的1师、5师都在齐齐哈尔附近,却不知为什么让我们到4师来?”然而,鸡西的知青们却感到幸运,他们说:“我们来这里正好,不少鸡西的知青还分配到1师、5师,虽然都是黑龙江省,一东一西差不多有一千多公里呢!”


直到现在我也不理解,当年的东西南北这么折腾到底为了什么?

小鎌刀战胜机械化

1972年秋天,眼看是个丰收年。各连队的联合收割机轰鸣着开进千里沃野,开始收割大豆。秋收正在顺利进行,突然团里领导下来命令:停止所有的机械,改为人工收割。理由是机械收割损耗太大,还提出“小鎌刀要战胜机械化”的口号。知青们一片哗然,老职工们更是骂声不断:“真他妈操蛋!这不是瞎鬼吗?”其实,机械收割有大约5%的损耗是正常的,收割完了以后,在地里放猪放牛,或让家属、小孩子捡拾,也没有多大的浪费。多少年来就是这么干的。


秋收本来就是与天夺粮,许多连队不管那一套,收割机照开不误。可是团里的领导真的坐着吉普车下到连队去检查。到地头看到收割机还在作业,立刻叫来连长,当众训斥,命令立即停车。我们敢怒不敢言,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改用鎌刀人工收割,但那速度怎能与机械相比?


那年,老天爷好象故意要给兵团领导一点颜色看看。第一场雪突然袭来,这场大雪把四师5万亩未收完的大豆全部埋在雪里!这个数字不是我说的,而是团里领导在全团的动员大会上说的。他们不说自己的指挥失误,反而归罪于老天爷,又喊出了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要“雪里扖豆”、“虎口夺粮”、“颗粒归仓”、“谱写人定胜天的赞歌”等等。


话说得轻巧,我们可要遭老罪了!踩着积雪割大豆,那滋味可不好受。棉鞋让雪湿透了,外面又结了冰,脚冻得生疼,换上高腰水靴,穿上厚袜子,也好不了哪去。戴上帆布手套,用不了一天就会磨破,连冻带扎别提多疼了。有时积雪太厚,甚至要一个人用铁锹在前面挖雪,后面再来用鎌刀收割。


那一年我们受了不小的罪,最终也没抢回多少大豆,那年冬天老鼠特别多,埋在雪里的大豆把它们都养肥了!
实践证明,小鎌刀和机械化相比,彻底失败了!

来源:新浪博客情系黑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