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读书

 温泉源春图书馆 2016-01-11
(作者:温泉源春)

    “买这么多书,你都看过啦?放在橱里不看!”我的大儿子的儿子指着书橱说。他才五岁,就会如此批评祖父,我很惊讶。
    “我看书要你看到?我经常看书到深夜,你都睡觉了!”我在孙子面前如此争辩,是要在孙子面前摆出尊严。
    我老婆批判我就狠了:“买这么多书堆满屋子,到时候同你一起烧!”
我争辩说:“我买的书不会过时的,儿子孙子以后也可以看。”
    “他们以后会有更好的书!”她驳得我不能立时回话。
    我的书确实很多。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书橱制了一个又一个,买了一个又买一个。我的房间,面积有限,就充分利用空间,我的书橱一个个都沿墙摆着,立在地板上,层层相叠,一直顶到天花板。如此还没办法摆完书,连衣橱都没办法摆了,被我挤了。书橱再没处摆放就摆放到阳台,阳台也放不下了,就摆到杂货间(柴火间)去。有的人一拿到工资就爱上百货商店、食杂商店,我一拿到工资就爱上新华书店,选买我感兴趣的书,认为适我所用的书,多数是名著、名集、字词典,文化史地科技工具书、资料书,阐释最新观点、疑点辨析的书;还有一些年鉴、社会的科技的多种大事记;电子书,如《家庭藏书集锦》、《中国简明百科全书》……等等。而那些看了一遍就扔的书,我是不买的;对只要随便翻翻、了解个动态大概的书,就到书店去翻,如有很重要很精彩的段落,就用相机拍下来输入电脑。什么书都买,没那么多钱啊!
    我买了这么多书,也正如对孙子说的话那样,读了一些,有的还细读,有的书的有些章节细读精读到深夜,有的还作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但多数书是摆在那里积灰尘,或随便翻翻,只知个大概;有时,遇到写东西需要,便像查字典一样去查查,找找参考资料而已。好象买得了书就买得了知识,这是我的一大悲哀。有人说,买书不如借书,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借书有时限,逼着自己抓紧时间去读。
    记得福建的《每周文摘》报上曾有一篇文摘说过,有的时髦知识分子一不买书、二不带笔、三讲脏话。我是一买书、二带笔、三带本子、四常上网、五不讲脏话,但买了书不读,或很少读,这与时髦知识分子相差也不远。
    我舍命买书,是对“文革”的下意识的反动。
    “文革”时,四人帮搞得几乎只剩几本红皮书可买到,新华书店犹如食杂店,柜台又少又空。我讲的是完全真实的、并非造谣虚编的情况。那时的食杂店,连糖果也见不到,连买盐也要盐票,买盒火柴买块肥皂都要有票证,农民到供销社买半斤白糖还得拿鸡蛋去换,鸡被生产队长在屋前屋后田边撒老鼠药毒死了,因而没鸡蛋换,只好婴儿不要吃糖,要吃就得买鸡蛋去换;但农民那时很难向队里支到现金啊!那时,有现金工资的人,口袋的人民币也成了不能直接买东西的、只担任副职的凭证。那时,整个偌大的县城只有一家餐店,而且食物简单,只供应面食,且要付粮票。但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小块很肥的熟猪肉卖。我还看到搪瓷盘中的那小块熟猪肉,中间有个洞。“可能是刀口肉,刀口肉不能吃!”我心里嘀咕。“管它呢!有吃就好,我很久没吃猪肉了!”我心里又想。于是我买它来拌面条吃。不吃还好,一吃不得了,我的喉咙马上疼痛起来。老人说:“你被刀锋割喉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买“刀口肉”吃,不妥;买书,也不能乱买;读书,也不能乱读。“开卷有益”这话,是还该附带条件的。“刀口肉”是不能乱吃的,要吃,自己体质要受得了,自己的免疫力要强到能敌过毒素、毒菌的程度。
    买了好书,经自己选择的、自己中意的书,应该挤时间去读,不能像我一样,买了书“束之高阁”,或摆在厅堂作风雅的摆设。
    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书多得不得了,好书也多得不得了,那些唯利是图、骗钱的书也多得很。有选择地购书,有选择地读书,成了大问题。
    还记得福建的《每周文摘》报上曾有一篇文摘说过,每年很有价值的化学科研报告,其量多到一位化学家成天读它,要读53年才读得完。
    许多青少年,爱读书的青少年,正为此发愁呢!多么渴望专家学者针对各类读者开列书目予以指导啊!但有的青年拒绝这些老专家指导,他们说,好心的专家指导,其指导原则老化了;坏心的专家指导,他带有代表其利益集团利益的倾向性。咳,这如何是好。青少年自己去摸索、体验?青春有限啊!前人的经验还是不要一概拒绝为好。
    我想,一个人,年轻时兴趣爱好不妨涉猎面广一些,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往自己的专业中心收拢。换句话说,读书要由博到专。有人说,消遣的书也可读读,不懂休息的人也不懂工作。我说,话虽如此,但立志要在科学、艺术、生产、经营、管理、行政上有造诣者,不会过多沉迷于娱乐性的图文影视,是会深感人生苦短须努力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