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消息卦”之“息”卦:来自上天的礼物

 道正天下 2016-01-11


经典传承,声闻为本;文短意长,慎以共参。


这张十二消息卦图,学中医的朋友可能都很清楚。中医讲十二消息卦,主要是讲一年十二个月的节气,扶阳学派对于冬至节就特别注意。冬至是个元点,古时曾将开年的第一个月定在农历十一月,冬至是新年的开始,中国文化以冬至为界限,现在还有不少地方保留着“冬至大过年”的民俗。

十二消息卦,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也代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还代表人一生的十二个状态,所有人一生都要经历这十二个状态的变化。效法天地,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上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位置。

从“子”到“巳”,也就是从农历十一月到四月,或者说从“复”卦到“乾”卦,是“息”卦;而从“午”到“亥”,也就是从农历五月到十月,或说从“姤”卦到“坤”卦,是“消”卦。这里的“消息”是天地给我们的消息。从历法上看,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也可以从这张表上很清楚地看到,我们今天主要讲十二消息卦的内涵。

十二消息卦是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生命状态,大家回去后可以对号入座,看看你在什么阶段,面对什么样的生活。

“复”(0-7岁)

复卦代表人0岁到7岁的状态。“复”是生命的开始,人的生命开始于“腹”部,出生以前孩子是在母亲的肚子里孕育成长,所以复卦的上卦是“坤”卦(),而下卦是“震”卦(),也就是一阳生,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出来。小孩生下来落地以后,在妈妈怀里抱着,接着学会爬、在地上滚,这些用的都是腹部;七岁以前的小孩儿,不是在地上爬就是在地上滚,这些行为本身都与“坤土”有关,坤土代表母亲和土地。人在“复”卦的状态下,还离不开母亲,小孩跟母亲的关系是最亲密的,也同时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

“复”卦这一时段里,小孩的腿脚在迅速地长,开始能在地上站立,所谓“立足之地”,学习走路,这些都是在家里进行的。我们一来到人世间,老天就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家,有父母有家庭。复卦的上卦“坤”代表房子,而下卦“震”代表作用,意思是在房子里作用。所以小孩不能远离父母、不能离家,孩子从小离家是灾难,这不是我们文化的本怀,小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们常说小孩的教育、成长很重要,其实七岁以前只要妈妈给他足够的爱,对小孩来说就是最好的成长。

一个小小的人儿来到这个世上,到7岁就可以自理了。0岁到7岁是生命力最强的时候,生下来一个月体重就可以增长50%7岁的体重比刚出生时增长了多少倍?所以这个时段的生长是非常迅猛的,为什么?大家看“复”卦的卦象,其上面五爻全都是空的,只有最下一爻是实的,越空就越能长,所以这生命力来自于“空”,这是天道。

从“复”开始的六个卦是“息”卦,“息”代表什么?代表我们缺什么老天就给什么。小孩能长不是因为父母亲的愿力,而是天地自然赋予他的生命力,这来自于生命的本源,生命能长他就长,生命不能长无论如何也不能长,所谓“回天乏术”。而后面的六个“消”卦则正好相反,是我们有什么老天就拿走什么。

临”(8-14岁):

“临”卦以“兑”卦()做主卦,兑下坤()上,对应农历的十二月。中国人的习俗,十二月份要准备过年,中国最大的节日就是春节。过年前,是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准备过年的状态是最快乐的,所谓“喜临门”嘛!最好的东西留着过年吃,最好的礼物留着过年的时候走亲访友。到了年底,无论好事难事,一般人都是“过了年再说”。当然中国文化里,过年也代表“年关”。

而“临”卦对应的8到14岁的小孩,事情上产生了喜悦,小孩产生了蜕变。这个年龄段的小孩,要经历换牙齿、变声期,男孩女孩的长像都发生了变化,会越长越漂亮,实际上就是从小孩到成人的过程。女子二七天癸至,而古时男子十二岁就可以相亲了,所以“临”卦就是面临成人的一个状态。

而我们所有人,不论成功与否,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8到14岁这一段青葱的岁月。所谓“喜临门”,这个门是对自己而言。做父母的一定要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足够的欢乐,过了这个年龄就只能回味了。这个时段的生命状态就是感觉自己长大了,面临成人的生活,充满了理想和追求,而且很快乐,是快乐地充满了理想和追求。到了其他的年龄段,也可以充满理想和追求,但快乐少了,更多了些惆怅,尤其现在四十几岁的人,真有理想的不多了,只是活在现实里。

“泰”(15-21岁):

正月,就是过年那个月,对应泰卦。“临”卦里,8到14岁孩子的力气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而进入“泰”卦,也就是15到21岁,则是人一生中身体最好的阶段。那时候不用养生,身体有用不完的精力,像老虎一样——正月就是寅月,而虎也是寅。这个阶段开始“演绎”自己的人生。

在这个阶段逐步成人了,天地帮我们成的时候就是泰,身心都处于很好的状态,区别在于在这种好的状态下干了些什么事儿。现在很多人事儿没干成,人已筋疲力尽了,但在这个年龄段,精力充沛,而且充满了理想。21岁大概是大三吧,正是演绎自己人生的时候,状态好,对未来有憧憬。正月里面对的也都是好事,过年的时候大家给你的都是礼物,说的都是好话,送的是吉祥。在这个年龄段,自然给你的也都是礼物,是一个自然而然就收获满满的状态。

可是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这个“泰”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释放,总觉得未来会更好,老了才是收获的时候,老想着明天会怎么怎么着,其实就是自己骗自己,一不留神落入了“自欺欺人被人欺”的境地。21岁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未来想得无限好,忽略了最美的时候就是当下。大家想想,过年是要在过年的当下去庆贺,而不是想来年更好,但很多人想的都是来年更好,忽略了当下,甚至在种种压力下,年都过不好。现在很多21岁的年轻人,觉得压力大,对未来感到渺茫,觉得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但我们来看“泰”的卦象:上“坤”下“乾”,实际上老天给了你一个“乾”卦(),就是最好的状态,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外面又给你一个“坤”卦(),一切皆有可能。我经常讲“境由心生”,你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你昨天选择的结果,你今天必须面对这个结果。如果我们抱怨今天,那就应该赶紧思考我们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因为未来取决于今天的选择,还来得及。

“泰”卦里,老天爷给你的礼物都在“坤”卦这里实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会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或者高考没考好,或者嫌弃自己的父母亲等等,会起烦恼。但那个烦恼跟以后的烦恼相比,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从“泰”卦到“大壮”,正是春天。所以15岁到21岁,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年轻的生命朝气蓬勃、朝阳似火,充满了朝气和热情。

“大壮”(22-28岁):

到了大壮,也就是22-28岁这个年龄段,就开始面对自我的成长和调整。这个阶段的节气有“惊蛰”,“蛰”就是被有毒的虫子扎,惊蛰是说如果我们犯了规,就要被这个世界伤害。自然界里,冬眠的动物惊蛰以后就会出来,而年少无知的青年就会碰到麻烦、挫折、困难。我们的人生是在困难中成长,所有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挫折、经历失败。但在那个年龄段,那样一个身心状态,我们是打不垮的,是不怕受伤的,即便是犯了错、受了伤,都可以“年少无知”这个理由被原谅,可以重新来过。

“大壮”卦里的另一个节气是春分,对应25岁到28岁。我们讲养生强调25岁的状态,就是取的大壮这个年龄段的中段。谈到养生,我们要有这样一种认识:养生到底养什么?第一,养生不是养长寿,而是让自己的身心状态尽量接近25岁,因为25岁时的状态是自己一生中最好的状态,是最“壮丽”的时候,和自己比,不和别人比,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不一样。

第二,生命就在于一个状态,状态的“状”与“壮”同音。就文化养生而言,养身、养心、养性都在养生的范畴里,只有当我们有一个好的生命状态时,才能有所作为,如果没有好的生命状态,就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养生不是贪生,养生如果见地不明就成了贪生。养生也不是片面地要长寿,你活到100岁,可是50岁开始就病恹恹地躺在床上,那是生不如死。有了好的生命状态,才能体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否则片面的长寿就是“枯寿”。

什么是大壮?22岁至28岁收获会很多,有收获才是“壮”。真正的养生是有收获的,收获的是生命的价值。真正的养生要弄明白“为什么养生”,知道了这个后台,才容易把身体养好。不知道“后台”,因为贪生去养生,身体不容易养好,为什么?往往人身体差的时候,欲望就小,欲望小就老实,老实了身体就容易养好;可是身体好了欲望就又来了,欲望一来就不老实了,一不老实了烦恼就来了,烦恼一来病就来了,恶性循环。

病是什么?病是一个提醒,画了条线,告诉你不能越线,越线了要难受。中国文化是讲“养”的,就是养到大壮的状态。

“夬”(29-35岁):

人的身体状况真正走下坡路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中国文化讲“七年之痒”,因为“七”是个变数,逢七就变,每个七年是很分明的,生物化学等也有“七”的规律,一般人感冒了不吃药第七天也会好。中医在治疗不同年龄的人时,治法就不一样。比如心脏病,西医治心脏病30岁到80岁多是用一类药,因为心脏病有心脏病专用的药,肝病有肝病专用的药。中医治病讲求开时方,30岁心脏病一个药,50岁心脏病另一个药,80岁心脏病又一个药,同病不同药,随人的时而调整。

在这样一个生命认识体系里,29岁到35岁这个阶段要经历“清明”。清明节一个很重要的习俗是上坟。“夬”、“决”、“诀”,代表决裂、决断、诀别,代表没有回头路,一个重要的决定做了以后就无法再回头了,人生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们29岁到35岁去上坟,上得最多的是我们从小跟着长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坟,这样一个仪式就让我们感受到人是要死的,站在坟前阴阳相隔,于是开始思考活着和死去的关系。这就是诀别,也就是生离死别。这个年龄段也会面临感情上的诀别,谈了很多年恋爱该谈婚论嫁了,或者又分手了。对男人来说,也是离开父母去成家、闯世界的高峰期,儿女远行,跟父母也是一种诀别。

这个阶段的另一个节气“谷雨”,就在三四月,是最丰富的时候。“谷”是生存最重要的东西,“谷”也是“欲”,欲望。

这个年龄段是一个巨变的时期。对象是这个阶段找来的,儿女是这个阶段生成的,从没有事业到做一些事情,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上有老下有小”,从“决”到“觉”,是对人生滋味的一个觉醒,这个阶段对人生的感悟是非常丰富的,对婚姻、事业、家庭的认识、担当、责任,都发生在这个七年里。一切都在增长,感情在长,工资在长,事业在长,小孩也在长,没有失去什么,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真实的回报:付出了爱情就会有家庭,付出了创业的艰辛就收获了事业,对孩子付出了关怀就收获了喜悦。经历过的人对“夬”卦的觉受会特别深,太丰富了

“乾”(36-42岁):

“乾”卦这个阶段的两个节气是立夏和小满,每个爻都是满的,是 “息”卦也就是有为法的最后一卦,所有能装的、能获得的、能占有的,到了42岁就画上一个句号。这之前的六个息卦,都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们似乎也付出了很多,回头看才发现幸福来得太容易,实际上在人生圆满的路径上,这个阶段都是老天给的。它让我们长我们就长,这一切我们主宰不了太多,就是多读点书、多为社会多做点事儿。老天该给我们的在42岁以前都给我们了。


“十二消息卦”整个一圈走完是84岁,42岁正好是人生的一半。“息”卦的阶段我们走得轻轻松松,真正不轻松的是43岁到84岁“消”卦的这一段。

“息”的六个卦就讲完了。实际上“十二消息卦”图完整的一圈可以有几种表达:六个息卦的部份是“有礼”,六个消卦的部份则是“有节”。“有礼”就是天地给我们的礼,每个人从胚胎到42岁,这42年的一切都是天地给的。表面上我们是父母生的,实际上是天生地成的,在中国文化里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因此整个人生是“有礼有节”,或说“有得有损”,或说“成住坏空”。

前面六个息卦,也就是从胚胎到成人到在这个世界上住下来,就是“成住”;后面六个“消”卦就是“坏空”。大家都不喜欢坏和空,但“空”并不是个贬义词,它代表人生的另一个状态。一般人对死亡的认识就是失去和离开,而中国文化是直面死亡的,死亡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有礼有节是具象的,不是抽象的。尽管在《礼记》或《论语》来看,有礼有节是抽象的,送礼或行礼是礼,节是对自我的节制,这只是其中一部份含义。从《易经》的角度看有礼有节,就完整了。

对于时的把握:这一圏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的流注、一年以及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以七年为一个单位变化,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对应的卦象,所以对于“时”的把握是基于每个人个体,不仅仅是在哪个年份。每位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对应找到自己所处阶段的卦,这就是与“时”的对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