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说明一点,个人没有唱衰中国经济,而且认为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是很强的,不看好目前的A股是由于其正处于一个要承担更多经济转型发展任务的大融资时代。我们的管理者想通过维持股市泡沫来实现大扩容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能否实现就又是另一回事了,个人总觉得这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除非政府不断地掏出数以万亿的真金白银来(这样可能又一次养肥了股市中的那群大鳄)。一句话:我对中国的新经济充满期待,但对接下来的A股走势感到很悲观。排除此前我谈到的国内国际经济与金融形势以外,今天跟大家谈谈A股本身存在制约其上涨的不利因素,供大家参考。


从整轮大行情的过程来看,去年大盘5000点时是很多活跃主力资金的第一批撤退潮,后来得益于国家队的护盘,到了去年十月开始到十二月的反弹,属于活跃主力资金的二次撤退潮。在我的判断中,这次应该是相对长期的大撤退,当然不是指这些主力资金全部永远的撤出股市了,而是指进入弱势熊市的更多现金储备阶段,以便度过股市的寒冬。在股市中大资金做不好这点,很难在股市中长期生存。所以必须在股价高位的时候尽可能地把股票卖出去,更多地持有现金,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规避市场风险,在股价低位的时候才有足够的现金以便收集大量廉价的筹码。


从资金与筹码的供需关系来看,今年筹码供正常情况下应该不少于去年,一个方面来自于新股的供给,另一个方面来自于去年上市的新股中限售部分先后解禁进入流通市场所带来的压力,还有就是增发股融资的资金压力等。但今年的资金情况会是怎样呢?去年两度股灾把一批中产阶级直接洗干净,今年刚开始,新韭菜又一次被割了一茬,如果你是去年上半年入市现在还留在这个市场的,大多数应该被先后割了三次了,三次后还有多少人会留在这个伤心的地方呢?留下的不是被深套就是伤痕累累的。信心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好的恢复信心方法是让这些人持续的赚钱,但反过来思考:让大家赚钱,那谁来亏钱呢?主力吗?还是从国库掏钱?都是不现实的。从上月末证券资金在没有新股申购之后并没有选择留在二级市场,而是大规模离场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二级市场已经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了。同期新韭菜数据也是持续低迷之后再次跌入新的低谷。当资金流出成为一种趋势之后,筹码供应却没有减少,相反是不断增加的,这对过高的估值来说就是一种双杀。再说,当主力感觉对手们口袋中已没有多少钱之后,再玩下去赚谁的钱?


在此我还是想再说说这次做资源股的资金。个人认为,这次做资源股的资金并非什么游资,如果你认为是游资在做,那就太低估游资的智商了,游资才不会这么笨,但说游资借机跟风介入短线投机我相信这点。这次做资源股的资金应该是公募基金之类的机构,目的还是自救,公募基金大多是对市场反应最慢的大资金了。另外,公募基金有仓位限制,不能像其它大资金一样可以大幅减仓甚至空仓以规避风险,再加上自己船大调头难,所以只能拼命护盘。那么为什么选择资源股而不是大家认为最有可能的大金融呢?这又是博弈的话题了,简单地说就是主力避重就轻、声东击西,其用意就是围魏救赵,好听点说是做盘技巧,难听的说白了就是一个圈套,但有时即使知道是圈套也总有人要钻进去,因危中有机,或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就是股市的魅力所在,也因此股市从来不缺少勇敢的接盘侠。


个人的观点自从去年12月23日趋向谨慎,25日指出反弹将结束以来,观点都是看空的,但这并不代表A股一无是处,仅能说明我个人观点认为大盘趋势向下而已。乐观一点看的话,股市不会关门,机会也总会有的,即使是上周四的熔断也有35只股票是红盘的。事物总是有两面的,但由于看问题的人从不同侧面去看,所得出的观点结论也就不相同了。有时真的不必要为一两天的涨跌而争论不休,但大趋势我们得把握好,这是在股市生存所必须的。


对于大家习惯使用的技术指标分析,我个人相信技术指标分析的重要性,但从来不迷信技术指标,这一个方面是因为技术指标的滞后性,另一个方面很简单,在这个市场中我们的主要对手是有着超高水平智囊团队的主力,难道他们就不懂得技术指标吗?还记得我在去年12月28日文章最后说到“抄底”了筹码与把筹码兑换成现金的两种人都在偷笑的例子吗?谁笑到最后现在答案应该出来了吧。在博弈中最终会输掉的往往是把我们的对手当傻瓜的人。


个人观点,不作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