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专家在谈到亲子关系时,会说到:质量差的亲子关系中,彼此间的“盲点”是罪魁祸首。可他们极少清晰地点出这些盲点究竟指的是什么,更未曾分析过,家长在应对这些盲点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难题,最重要、做关键的地方反而一笔带过。在这里,我们将会突破以往“只说病症、不开方”的弊端,图文并茂帮你理解五大盲点、预先提出四大难题、给你支招! 例如:家长属于严肃型,经常板着一张脸,说话如“军令”,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自己却浑然不知,孩子经常紧张害怕却不敢向父母表达。 例如:家长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没事还连续几天冷战,有的父母甚至还会问孩子:“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选择跟谁?”如果孩子年龄太小,容易将父母的婚姻问题归责到自己身上,以为是自己不好,爸爸妈妈才吵架的。 例如:家长以为孩子很乖,可能只是孩子在讨好脾气阴晴不定的家长;孩子经常生病,可能只是因为家庭气氛长期紧张,孩子难承其压,以生理疾病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例如:以为父母向自己发火是因为父母觉得自己很糟糕,长期以往,造成了孩子的自卑与胆小。有时候,其实是家长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将工作中的闷气带到家庭中来。
一、如何才能让孩子最自然地向父母展示真实的自己? 二、如何才能让孩子无负担地反馈自己对父母的看法? 三、那个孩子和家长都没觉察到的盲点,又该如何缩小它呢? 四、面对一堆未知信息,如何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快速打破亲子间隔膜,过渡到”自然展示、无负担反馈、积极接纳、反思调整“的循环沟通模式呢? 这种方法应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最好先有一个仪式触动亲子间燃起对“更了解彼此”的渴望; 2.最好是以游戏、或有意思的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气氛不要太严肃; 3.最好这个游戏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又能让参加的人都享乐其中; 4.最好在这过程中有专业教练以自然的形式在场,一对一进行陪伴; 最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对上述这些难题真正有用! 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