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梵高》

 若飞若扬1963 2016-01-11

图片-

-

 

文森特·凡高这个名字太沉重。每一次想起这个人,就感到胸口像压了-

一块巨石,透不过气来。凡是感情丰富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图片-

-

 

    我爱他,不是同情;我没有他那样的经历,同情有时需要相似的经历。-

我更不敢怜悯他,我没有那种资格;需要怜悯的倒是我们自己。-

图片-

 

    是的,那波希米亚人式的生活,劳伦斯笔下那熠熠发光的麦垛与苍穹,-

还有那搅拌着金色镣铐似的星空,那《播种者》所留下的辉煌以及那层-

层叠叠的麦浪,-

 

-图片

-

-

一百多年里,不一直在恩泽着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吗?-

 

图片-

-

 

    我几乎不敢看凡高的画册,看了让人欲哭无泪,几天都难受。-

 

图片-

-

 

    我以前不能理解,一个人为什么有那么悲惨的生活,却保持着那么高贵的灵魂。-

后来,我慢慢懂得了,生来就高贵的灵魂与生活的贫穷没有什么关系。-

 

图片-

    凡高先生,是您,早上把清凉的山峦和潮湿的农舍,以及奔跑的小白马献给我们;-

 

图片-

-

 

而中午,您又将席卷大地的炽热和小镇的慵懒奉献给我们;-

 

图片-

-

 

黄昏,当我们随着那困顿劳作者 踟蹰在最后一段通往-

家园的古铜色道路上,我们不禁怆然而泪下;-

 

图片

到了晚上,凡高先生,您又带我们 仰望几欲疯狂的夜空,-

在夜风的薰拂下,我们一同细数沉睡的村舍和教堂。 -

 

 -图片

-

 

    每一次 我看到凡高在疯人院里的自画像 就想起这件事。-

 

图片-

 

    1889年2月,凡高的邻居们联名把他送进疯人院。因为他那可憎的外表,-

忧郁的性格以及冲动意气让邻居们讨厌。而他竟然默认了。他没有任何反抗,-

他竟然以如此的忍耐对待人们的敌视。-

-

-

-

图片-

-

    而今,凡高先生,丰收的场景您再也看不到了;-

-

图片

洋溢着雨露的朝霞您再也看不到了;-

 

图片-

-

还有那洗衣妇的正午,阿尔的吊桥,-

 

图片

午夜曾令您激动不已的红绿浓重的夜间咖啡屋,-

还有春天那亭亭玉立充满生机的小树,它们开-

着粉白的小花儿,您再也看不到了。-

 

图片-

-

    如今,您那花岗岩般坚硬的下颌,您那瞬间的注视已成为永恒,-

并将永远地映现在后世每一双被泪水濡湿的瞳孔上,滋养着一-

代又一代年轻的灵魂。-

-

图片-

 

    许多人喜欢凡高的《向日葵》,因为他使这种普通植物-

变的像太阳一样辉煌。我也喜欢。但是另外两幅更让我难忘。-

 

图片-

-

    一幅是他在1886年画的《一双鞋》。两只鞋子如同亲兄弟一般紧紧地靠在一起,-

暗示着凡高和胞弟泰奥之间无价的情义。他们是那样的破烂,仿佛尝尽了人世-

旅途的艰辛与无奈,但他们却永远左右相依,前后相随,永不分离。-

 

-图片

-

另一幅是《凡高阿尔的室》,这是凡高的家。这个家没有一件奢侈品,-

但他却让这个家走进了永恒。他告诉人们,他不是流浪汉,他有家可-

归,而无家可回的却可能是我们。-

 

图片-

-

走过麦田,我听到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射进了凡高的胸膛,他三十七岁。-

波德莱尔说,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了。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

惊叫着飞过天空 ……-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