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CT研究室主任,中华放射学会神经专业组委员,山东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神经放射学组组长,中国解剖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分会委员、副秘书长;'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委,'医学影像学杂志'副主编。山东省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影像学'负责人。 一、注意影像描述与诊断描述的区别 为了使报告内容尽可能的客观, 要注意影像描述是对图像中异常改变和正常结构的叙述, 要用影像描述的术语客观描写, 不要把诊断术语写入影像描述。例如肺内“肿块”不要描述成肺内“肿瘤” , 前者是对影像表现的描述, 后者则是对病灶性质的诊断,应当写在诊断部分中 ;“血管内充盈缺损”不应当直接写成“门静脉内栓子形成” , 同样是因为前者是影像描述 ,后者是诊断术语。 二、注意病史与影像描述的区别病史的描述注意不要写在影像表现一栏中。例如“肺癌上叶切除术后” 、“胆囊切除术后”一类的描述不应当出现在“影像表现”的目录下, 影像表现中 的描述应当是“右肺上叶缺如” 、“胆囊缺如”这种客观的描写 。 三、影像表现中的解剖位置描述要尽量精确在“影像表现”中对病灶解剖位置的描述要注意与诊断意见中的描述相区别。前者要尽量地详细描 述,后者则要概括的简要描述 。例如,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 ,在“影像表现”中 ,一定要具体描写, 例如 上腔静脉后、气管隆突下 、主肺动脉窗内这些确切的解剖位置 。但是在诊断中就没有必要如此描写 , 概 括描述为“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更合适 。 要掌握的原则是 ,影像表现一栏中要尽量详细的描述 ,越详尽越好。诊断意见一栏中则要简明扼要的描述 ,越简洁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