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时间:2016-01-11 】什么样的股票后市有看头?

 江苏常熟老李 2016-01-11
什么样的股票后市有看头?
全赢内参时间:2016-01-11

  进入2016年后,股市给了大家连泼冷水,大盘在短短六个交易日内由3500多点直泄到3000点附近,这种感觉与2015年6月与8月时的两次股灾极为相似,所以有股民戏言当前是股灾的3.0版本。但大家也都知道一个道理,就是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尤其是在短期快速下跌之后,一些上市公司的低位机会也会随之产生。可是问题是,哪些股票在低位会有大机会?哪些股票在低位只有小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呢?或许有人要说,只要市场回暖,所有的个股都会上涨,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先看看8月下跌之后的市场情况,先见图1:

  如图1所示,我们借用高版本软件中的资金动向统计功能对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之间的个股运行情况进行了一番统计,随后我们按个股的涨跌幅做正排序,结果发现,在这段时间内,涨幅超过50%的个股共有898只。而同期大盘是从3000点附近涨到3600点,涨幅约20%,也就是说,在8月股灾之后的恢复期内,有898只个股的涨幅超过大盘涨幅的两倍以上!同样的时间段,我们再倒排序看一下,见图2。

 

  如图2所示,同样是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之间,我们按个股的涨跌幅做倒排序,结果发现,在这段时间内,涨幅不足10%的个股共有798只。相对于同期大盘约20%的涨幅来说,这些个股的涨幅不到大盘同期涨幅的一半,很明显是远远落后于市场的。

 

  所以说即便是市场回暖,个股的情况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别,抓到那些涨得快的个股,您的账面资金就会增长迅速;而死握这那些跑得慢的个股,您的账面资金也就会增长的很慢。那么什么样的个股会涨得快,什么样的个股又会涨得比较慢呢?

 

  首先我们从位置与资金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大盘也好,个股也好,下跌都会有一个底部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底部区域往往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由于没有搞清这个问题,所以不少散户朋友总是忙于抄底,希望自己能抄在股价下跌的最低的价格点上,但结果呢?经常是新低之后还有新低,抄底抄在了下跌途中。故此首先我们要知道底部区域在哪里,这个问题可以用软件中的慧眼来解决,比如下面这只个股,见图3:

 

 

 

  如图3所示,该股在2015年8月的下跌过程中连续出现蓝色的超跌慧眼提示,告诉我们股价已经进入到底部区域之内。那么是不是马上就要买呢?别急,底部的形成是有一定过程的,由下跌转为上涨更是需要资金的推动,所以当股票进入底部区域之后,我们要看5日多空资金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关注股价是否回升到5日成本均线之上,只有在两者同时成立的情况下,才可以认为,该股的资金与趋势都已经转强,后期将要上涨。这就是我们一直都在讲的“慧眼识金三步战法”。如图3中所示,在2015年9月9日我们可以介入该股,当时的股价大致在7.5元左右。那么后期该股走势如何呢?见图4:

 

  如图4所示,该股在2015年9月之后震荡上扬,到2015年12月31日收盘时,股价已达到19.80元,相对于7.5元的买入价来说,四个月股价涨幅高达164%!那是不是只要符合“慧眼识金三步战法”的个股都能涨的如此之好呢?客观的说,符合“慧眼识金三步战法”的个股基本上都可以上涨,但是能涨的这样好的股票还是少数,那这只股票中是否蕴藏着什么秘密呢?的确是有的,私享家版本的用户都可以轻易看到,见图5:

 

  在图4的基础上,我们在图5中加入了一个高端版本的指标,叫做高管增持线。众所周知,高管是企业的直接管理者,他们对自家公司未来的投资方向与发展前期了然于胸。所以说,高管对股票的增持与减持往往代表了高管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对股票当前价值高低的判断,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图5中,大家可以看到,当该股从底部刚刚回暖不久,高管就在9月22日这天大举增持了2970900股!大家可以想想,高管为什么要增持自己家公司的股票?会不会是他们提前掌握了公司未来发展或者业绩的一些内部信息,所以提前潜伏进场,待利好信息发布时,便能从中获利。不管怎样,至少我们可以认为在9月份时的股价是被高管认可的股价,是可以大幅买入的股价。这也就是该股为何在后期远远跑赢大盘的秘密。

 

  现在股市再一次大幅下挫,但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所以当大盘企稳后,大家同样可以用“慧眼识金三步战法”来寻找后期会上涨的个股,而高版本的用户也不要忘记用您软件中的“高端武器”来看看是不是有高管低位买入,如果有的话,那么下一只翻倍牛股可能您就抓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