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小屋的加减法【设计联·1157期】

 真友书屋 2016-01-11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两房小户型平面,对于小户型而言,居住者的生活物件不一定就比大户型少多少,如何收纳这些物件,同时空间视觉感受更加开阔而不至于拥堵甚至具有一定的品质是小户型设计重要的一个部分。



相对于大户型,我们可以有一些空间可以纯粹从美学角度去做,但是对于小户型,分寸必争,美学需要和实用性真正的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小户型设计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收纳设计,让这些功能部分以某种适当的形式呈现,有更复合的功能,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达成空间划分和整体形象。


在这个小户型里面,我们尝试用这种方式去做,首先是加,必须要增加足够多的收纳空间,增加各种收纳柜体和电器设备,去满足使用需要。第二是减,让这些收纳空间去替换原始空间的界定物-墙体,于是,它们成了收纳墙,并在视觉上“消失”了,成为空间界面的一部分,在形成界面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对原先空间中的一些不规则的墙柱进行二次整理,让空间在视觉上变得更加干净。

于是我们做了很多复杂的收纳设计和尺寸上的考量,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简单的空间,在这个户型中最大的一片收纳墙是围绕两间房间的一片凹字形墙柜,它划分两个了卧室和客厅的界限,复合了衣柜,空调机位,床头柜,书架,鞋柜,换鞋凳,嵌入式冰箱,嵌入式微波炉,折叠楼梯收纳柜,电视墙,电视柜,影视架,穿衣镜,书桌和诸多储物抽屉和储物柜。

内部划分每处都不相同,形象上它只是一面干净的有着某种划分的大白墙,卫生间为了淋浴空间更舒适而扩大的部分也通过一个立式储物柜重新整合,看上起那里原本就是这样,厨房部分的储物柜体复合了鞋柜,洗衣机,橱柜,储物吊柜,最终围合出开放式厨房的外部形象。加减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巨量储藏同时又空空荡荡的空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但是那些生活物件已经被悄然植入其中。

项目地址:成都光明城市四期 

建筑面积:64平米

独立设计师:大鱼 

建筑学硕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Email:bigfishli@163.com


本文由独立设计师大鱼提供

版权归原作者,设计联编辑 | mark



点击以下图片

穿越往日精彩内容

《专属设计师的猴年珍宝》

《多肉植物用来做景观,太任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