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

 文苑书店66 2016-01-11
为纪念师太王茂斋诞辰150周年,集成编写此文:吴式太极拳(老架)动作口诀。敬请太极拳达人给力斧正。
  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奠基人是:师太王茂斋(二代传人)。口传心授,授给再传弟子王培生(四代传人)。到八十年代师爷杨禹廷(三代传人),九十六岁无疾安祥辞世后,老师王培生才将这套老八十三式,在人民日报社、国家教委和舞蹈学院等单位传授。
  多年实践,受益拳友认为:通过练这套拳、可培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扶正驱邪,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认为这套太极拳是高级气功,是多边缘性科学,它的阴阳变化之理,涉及到免疫学、生理学和物理学中的力学、心理学等。正如西哲所说的一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受益者还体会到这套拳是武医结合。
  武术中所讲“六合、八法和五行生克之理”,结合中医的六经、八脉、奇经、经外奇穴,阴阳五行相互制约,顺逆升降之理,对人之身心进行“动静相间地运转”,但皆要以意念指挥其周身运动。太极拳有形动和意动之分。它要求:“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这就是说师太的八十三式,举手投足都要预先通过大脑思维后才形成的,正因为大脑通过活动而达到真正的休息。大脑休息的越好,则工作的越好了,对健身大有益处。医说:人的大脑是越用越聪明,因为人的大脑贮藏潜力是挖掘不尽。所以在打太极拳时是“用意不用力”的。也可以说是对人的大脑(脑电波网络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手段。脑气血充实,对于提高人的智慧也是大大有益的。
  九十年代初,有幸和师兄赵琴带领日、韩入室弟子四人,定期在老师家中得到亲传。老架子八十三的核心是九个不同的揽雀尾,即:一、通任督二脉;二、十六肘拜八门;三、一阴一阳;四、狮子大张嘴;五、二阴二阳掌;六、三阴三阳掌;七、四阴四阳掌;八、九为措锤和措掌。以后几个师兄弟们,在北土城由赵琴言传细心辅导,经多年寒暑磨练(慢打练功,快打练拳)。感受到这套拳是:“内涵深,上身快,气感强,攻防全”。九七年在北师大办班,由赵琴执教作示范讲解。而后由师兄孙国良执笔实录成文,打印送给结缘拳友。其目的是:一、习拳者有文字借鉴,早日受益;二、“鸳鸯绣出从君看,可把金针渡他人”。秉承师志,弘扬武术,造福人类。宇宙是大太极,人体是小太极。“以类补类,同气相求”。太极拳是一项细腻的气功修炼工程,要理解八卦与人的对应关系和太极拳与易经论述。按“口诀”掌握动作,悟出道理,有意有感,获益必快。
  现将自身习练多年,编成口诀为提示,意供同道参阅,习者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