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黄彩(散文)

 yzsr273 2016-01-11

      黄彩在榆次的东南角,虽属榆次的东南大门。因没有通向外界的大公路,甚至连驴马车路都没有,可谓榆次一方唯一较闭塞之处。

    黄彩,原先属黄彩乡政府。2000年撤乡并镇之后,归属庄子乡政府。黄彩乡与石圪塔乡政府一样,是榆次并立最穷的两个乡镇。不过,黄彩乡比起石圪塔乡来说,似乎要好一点,有着满山的苹果树。黄彩是榆次名副其实的黄土高坡。到了冬天,站在黄彩的最高处俯瞰全境。黄土痴厚群山绵延,尤其是那纵横交错的沟壑中,直上直下的龙脊,如大海中的波浪十分的壮观,如回到原始的上一个世纪。因为村庄掩隐在土崖之中,出黄彩少远一点,就连高处的黄彩也不在了视线之中。可谓鸟无人烟之地,用不着畅想,那是很敏感的想象。

    改革开发30年,黄彩可谓变化之大。稀稀的果树,土路难行,这已是过去的故事了。如今夏天、秋天的时候,行走在平展的柏油马路上,眼或仰或低,此时的黄土高坡就有了姿色。坡上绿草覆盖,而叠叠的梯田里,便是成片的果树,让人的感觉,又如跌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之中。清晨,旭日东升之时,云雾漫漫,其景不叫绝都难。真是一处休闲散心的极地。

    村后边一道数里宽的沟壑,以弓形绕着黄彩。远眺过沟,直目彼岸。远处的山,如腰带一样缠绕着黄彩,形如一道铁壁铜墙。沟壑,又如一道护城河。什么叫固若金汤,只有站在黄彩的沟壑边处,触目这天然绝妙的屏障,才能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含义。

    现在的人讲究反璞归真,自然原始,那种没有人刻意的雕刻,确实让人赏心悦目。土厚人纯,与那些什么山,什么大院别有一番情调。一目了然的世界,你会被沟壑中一片片如石林般的擎天土,留恋忘返,思不归路。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翡翠滴荡旖旎的绿色世界,那一只只洁白的羊,如散落的一颗颗珍珠。走进农家果园,看着诱人的果实,你会想到自己又如误入了王母的兜率宫,你还能觉着这是榆次最穷的乡镇?穷,也是过去的故事,不属于如今的黄彩人。不时一闪而过的汽车、嘣嘣车、呼啸而过的摩托车。俏女靓男,时髦的装束由你难变。一眼了然的城里人,山里人,一样是过去的故事。走进村里,三十年前的土皮房,好多已被水泥红蓝砖代替。少有依存的沧桑土皮房建筑,倒成了如今怡眼的璞真。

    黄彩盛产苹果,八十年代以前,在榆次是很有名望的。尤其是黄彩的国光苹果,给榆次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肉脆味酸甜,经久耐存,不亚于日本的红富士。

日本的红富士,不知道怎地一时风靡中国大地,尽把国萃至与脑后。红富士肉脆耐存,也许是土壤的过,口感并不佳,寡寡的只有一汪丰水。偶然吃到甜的,只是瞬间的事,口里留不下任何余味。不像黄彩的国光苹果,吃到嘴里,除了爽口之外,汪汪的果汁,什么叫生津止渴?打个嗝,那种酸甜味,回味无穷。

以前,一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开着车去黄彩买国光苹果。黄彩的红元帅,也是让人渴望的事。也许是土脉的关系,其它地方的国光、红元帅绝对吃不出,黄彩苹果的那种妙在的味道。红元帅放在家里一两个,如放了一瓶香水,那个香。到放沙绵时,吃到嘴里,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国萃味的奇妙。大约是土坡旱,日光足,果实自然含糖量高,各种维生素也足,味纯是自然的事了。多少年来,从有了条件之后,黄彩苹果,是我家里常食的品种。不仅是我,与我相识的好多人,都有这个嗜好。

    黄彩人情风俗纯厚,无论走进哪一个村子,看不到横眉冷对的脸色,其善如黄土一样可亲。那黄土人对山外来的客人那份热情,定会使你感叹不已。和谐社会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放心的世界。原始的自然,纯净的世界,原始的心地。难怪好多城里人,去黄彩买山治地,搞养植,开发高科技果业。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之说。如若走进黄彩,就会有一种,黄彩归来不看坡。

    黄彩在庄子乡政府的领导下,因地制宜,着眼与科学,大力发展本地果业畜牧优势的同时,又在描着红枣的发展,并已见了成效。不远的将来,僻壤的黄彩,将会成为富裕之乡,一个天然的旅游之乡。

    高山流水、一种诗意的深入。草原大海、一种宽扩涤荡的感受。碧瓦大院,一种沧桑的怀古。而自然的黄土高坡,将是一个原始世界的体验。    

黄彩,听起来这个村名一点都不土,而且很有诗意。黄色的土,彩色的世界,也许村名就出自此处吧。只要走进黄彩,站在黄彩的最高处时,情不尤终的就会想到村名的来历。一种自然的联想,会感到确实不负黄彩这两字。人间自有繁华处,不及黄彩沟坡风。黄彩沟壑之中新开辟的生态园,将会别有一番洞天。

       20089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