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首脑与曾侯乙编钟

 森林一叶 2016-01-12
  1978年6月15日,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从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24年来,参观过曾侯乙编钟原件或复制件并听过演奏的外国首脑众多,他们面对这一世界奇观,或投以惊叹的目光,或给予热情的夸赞。曾侯乙编钟在这里扮演丁十分光荣的角色,为增进中外人民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期间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回味无穷的轶闻趣事,现从中撷取若干以飨读者。
    日本皇室“编钟热”
    曾侯乙编钟第——次走出国门是1992年的事。当年樱花盛开的时节,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湖北省博物馆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联合举办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特别展》在东京隆重开幕。开幕后的一个月内,就吸引了上十万日本人前往观赏,东京湾兴起了“编钟热”。4月末,“钟声”晾动了日本皇宫,在没有得到日方举办单位推荐的情况F,明仁天皇主动提出要去听编钟演奏。
    5月1日下午,天皇和皇后首先步人编钟演奏厅,日本著名民谣《樱花》的优美韵律,使天皇、皇后倍感亲切,余音未了,场内掌声雷动。20分钟演奏已毕,天皇、皇后余兴未尽,面对古乐之王的庞大编钟,提出了各种问题,天皇说:“在日本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举办这样好的展演,我深表感谢。”此后,德仁皇太子和天皇的二儿媳电专程来听了编钟演奏,我驻日大使馆官员们说:“如此多的皇室成员去看一个外国文物展演,这在日本还是第一次。”
    李光耀父女夜探编钟
    1980年11月19日,武汉东湖之夜静悄悄,约莫21时许,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及夫人、女儿和随行人员来到省博物馆,他们是特地来参观曾侯乙编钟的。总理的爱女,一位攻读中国历史的硕士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天的访问已经够累丁,可他们一到博物馆门前,父女俩就急匆匆直奔编钟陈列厅。他们立刻被眼前的宠然大物惊住了,一连串的问题提了出来:它有多重?什么材料制成的?距今有几多年了?是怎么发现的?怎么知道它是乐器的?……尤其是女儿,此时不似贵宾,倒像是一位渴求知识的小学生,恨不得在这里把有关编钟的知识问个清楚明白。一时间,在场人都被他们父女的热情所感动。夜已很深了,我们请他们听编钟乐曲录音,原来只想播放一曲新编古曲《楚商》就算了,显然是这复呜的千古绝响再一次引起了他们的震惊,他们要求能再听/L首。我们只得又播放了《圣诞夜》、《洪湖水浪打浪》等几首中外名曲。此次参观,直到深夜23时才告结束。
    编钟为希思解惑
    1983年9月5日,武汉的气温还高达35℃左右,英国前首相希思一行不畏炎热来到省博物馆参观,他们饶有兴趣地聆听了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即今武汉音乐学院)与省博物馆用复制钟磬联合演奏的古乐。希思听得很入神。依照外事部门事先与贵宾们商定的汁划,本只打算在这里呆一个小时,下一个节目是游览东湖。演奏毕,希思当即向主陪人员说:我不去东湖游览了,要和他们(指我演奏员)谈谈,讨沦有关问题。希思先生首先盛赞曾侯乙编钟在青铜铸造及音乐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同时又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我们作比较详细的解答。最后,他说:“今天是我此行中最高兴最满意的一次,不仅看到了这么多这么好的古代乐器,还帮助我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困惑不解的难题。”
    他解释说:“近几年来多次国际性的小提琴比赛及其他音乐比赛,你们中国少年选手取得很出色的成绩,多次拿了冠军,我就在想,这是什么原因?今天在这里一看一听,我才恍然大悟。2400多年前你们中国在音乐艺术方面就有这样高的成就,根底如此之深,历史如此之悠久,如今又怎能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科尔细品《欢乐颂》
    1984年lo月11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科尔偕夫人一行,来到省博物馆,原计划在这里停留一个小时,客人要看编钟、听编钟的现场演奏。
    我们直奔编钟陈列厅,总理和夫人回味着昨晚看过的《编钟乐舞》,忙问:舞台上的编钟与这编钟有什么异同,这编钟出土在什么地方,距武汉又有多远,是什么年代的,如何铸造的等等。当得知这套编钟音域宽广,12个半音齐备,其音阶结构与现今国际上通行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一音列,可以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时,便要求听听演奏录音。
    编钟演奏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乐曲声响起,总理屏息倾听,频频点头,一随行官员应节击拍,总理夫人满面笑容,并问:昨晚演出的乐曲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显然,她已被这奇妙的古乐钟声吸引住了,似是要琢磨出它的个中奥秘。可惜时间太紧,这些讨沦不能往下深入,我们就被总理的随行人员簇拥着朝前走了,总理夫人也只得依依惜别。(谭维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