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打造城湖共生最美省会城 阔步走向绿色繁荣

 aj6688 2016-01-12
○滨湖湿地公园(资料图片) 郑成功 摄○滨湖湿地公园(资料图片) 郑成功 摄

  去年12月中旬,在合肥高新区柏堰湖,大批来自北方的候鸟红嘴鸥在湖面上盘旋翱翔,时而俯冲,时而高飞,自然和谐的一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这样的情景在合肥并非仅此一处,如今有八成候鸟都经过或留在合肥,除了红嘴鸥之外,巢湖以及各大水库,来此过冬的有小天鹅、鸳鸯和野鸭等候鸟也数不胜数。

  鸟类的本能选择,见证了合肥生态底色夯实的成果,也是合肥打造最美省会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创造绿色繁荣最生动的注脚。

  关键词一:水清

  重金治巢,守望城湖共生

  湖污则城黯,湖清则城美,水环境是合肥生态环境之魂。

  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拥有巢湖湖区面积从1/3拓展到全湖,占流域国土面积的比重从27%增加到65%。合肥,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

  “城湖共生”、“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秉承着这样的“治水”理念和思路,一场史无前例的巢湖治理工程拉开大幕。

  系统工程纷繁复杂,但实施脉络清晰。

  合肥编制完成了《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通过“分区、分类、分期”的治理路径,有序实施“生产方式转变、污染源头减排、入湖河流减负、河口湿地净化、闸坝补水调度、湖区引流扩容”等措施。从2012年开始,环巢湖道路桥梁、防洪、航道、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入湖截污、旅游开发等“八大工程”全面实施,同步推进“绿化造林、农业结构 调整以及土地整治”等项目。

  此外,合肥新修订《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和输水渠道纳入“河长制”管理,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村庄搬迁工程……

  显力度利剑悬,功效初成。随着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 水清山绿渐行渐近。

  有数据为证:“十二五”期间,巢湖湖区水质由“十一五”末Ⅴ类好转为Ⅳ类、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部分河流水质有所改善;2014年,合肥纳入《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11个国家考核断面中,有7个达标,较2012年增加5个,通过了国家规划考核;此外,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也为100%。

  “十三五”已经到来,合肥秉承愚公移山的精神“治水不止”。将开展环巢湖治理四期工程,加强重污染河流整治。力争到2017年前,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稳定达标;到2020年,巢湖水质明显改善、氮磷指标稳定下降,主要河流水质消除劣五类。

今皖有约,等你来约!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今皖有约(微信号:anhuishenbians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