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式家具常用结构“术语”,你知道几个?

 ccuyvhh 2016-01-12
导读

中国家具有着悠久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传统,不论是在制作方面还是它的形式或结构方面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和吸引力。我们在利用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家具的更新演变时,更多的用到是他们的形式或装饰风格,作为智慧的象征之一的家具结构,更能让人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心灵手巧的一面。


中式家具常用结构“术语”


1、挂牙,牙子又叫角牙,上宽下窄,纵边长于横边的角牙就被称为挂牙。上图中搭脑下方的牙子就是挂牙。

挂牙

2、打洼,家具方形腿足横枨桌沿的一种装饰线,是线脚的一种,指把构件的表面造成凹面。

打洼

3、托腮,多见于高束腰家具,指的是牙条和束腰之间的台层。“托腮”即指其承托加固装饰束腰的功能。

托腮

4、十字枨,交叉如十字的枨子,一般于方凳、方桌四腿对角设交叉横档。

十字枨

5、步步高,传统家具结构中,椅子脚枨中前枨最低,两侧枨较高,后枨最高,故称之为“步步高”。

步步高

6、罗锅枨,南方则叫桥梁枨、弓字枨,一般用于明式家具中,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弯,形似罗锅而命名。

罗锅枨

7、挡水线,亦称拦水线,多以环形、框形出现在传统家具桌案之上。挡水线外的桌面略高于内桌面,可以挡住桌面上的汤水流出。

挡水线

8、矮老,是行业术语,专指桌案、凳椅、床榻等家具上牙条与下横枨之间起支撑作用的小立枨,因其通常都不高,故名矮老。

矮老

9、卡子花,明清家具部件名称,由矮老发展而来,实质是具有更强装饰性的矮老。

卡子花

10、鳝鱼头,红木家具中椅圈扶手尽头向外反转的小勾,有人称之为“云头”,师傅们都形象地叫它“鳝鱼头”。

鳝鱼头

11、关门钉,有些明式家具在榫卯拍合后,用趱打眼,觥入一枚木钉或竹钉,目的是使榫卯固定不动。北京匠师称之为“关门钉”,意思是门已关上,不再开了。

关门钉


来源:檀颂新中式家具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