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霍元甲

 圆角望 2016-01-12

  

  霍元甲生在一个迷踪拳的世家。父亲霍恩第虽祖居乡间,却是以保镖为业,因霍恩第的迷踪拳出神入化,所以很多大商人都求他做保镖,霍恩第只镖穷苦百姓、清白之人,对贪官污吏决不保镖。霍恩第有三子:霍元栋、霍元甲、霍元卿,元甲排行第二。据说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获准与父兄一起习武。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

  辛亥革命前夕,对霍元甲影响最大的是孙中山和同盟会。怀庆药栈是孙中山设在天津的一个秘密联络处,怀庆药栈的掌柜农劲荪是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者。霍元甲结识农劲荪后即与他成莫逆之交,接触了进步思想,并结识了革命组织的最上层人物。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精武体操会(现精武体育会),培育革命力量,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是时,精武会中已有不少同盟会成员,精武会的爱国思想为世人所接受。1920年,孙中山先生参加了精武体育会建会十周年纪念会,并为精武纪念特刊《精武本纪》撰写序文,并题写了“尚武精神”的横匾给予鼓励。早期精武体育会口号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由于此爱国热忱被孙中山先生认同,唤起国内各地武术界的爱国热潮,纷纷创设分会,竭力扫除“东亚病夫”耻号。仅数年间,精武体育会已遍布国内,并波及南洋,包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成立了分会。

  想起十几年前,自己第一次来到小南河时,记忆里是一片片低矮、普遍呈灰色调的乡村民居,霍元甲的故居就被包围在一片片的农家院落之间。霍元甲故居建于清同治初年,1986年,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整修了霍元甲故居,并修建了霍元甲陵园,用以纪念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1997年,在其同治年间旧居的原址上翻盖了青砖瓦房的三合院,并扩建了霍元甲陵园,将其辟为“霍元甲故居纪念馆”。那时候的霍元甲故居纪念馆由霍元甲故居和霍元甲陵园两部分组成,跨进小院门楼,是一镶有“福”字的影壁墙,影壁墙后面是一明四暗五间正房,小院左右各有厢房一间,中间正房挂着霍元甲遗像,两侧是霍元甲的儿子霍东阁在霍元甲遇害后所写的唁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

  2010年,为纪念这位著名的爱国武术家逝世100周年,纪念精武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将“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尚武精神传播于世界,在霍元甲的故乡,建起了雄伟壮观的精武门·中华武林园,以期让后人永远缅怀这位我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爱国武术家、一代津门大侠霍元甲。武林园占地3880亩,包括精武主题组团、精武民俗文化组团、民俗文化组团、精武总部组团、精武研究教育组团、精武度假组团、生态居住组团等七大部分,分三期工程完成。精武门·中华武林园纪念馆为太极八卦形三层建筑,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霍元甲传奇的一生和世界各精武会创建发展的历程。陵园在原址上扩建,包括观武亭、广场、山门、大殿、碑亭、神道、牌坊、陵墓等,建筑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按汉代风格“林”制标准建设,深切表达了世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爱戴之情。

  如今,那立有霍元甲雕塑的精武广场大气恢宏,那太极形的霍元甲纪念馆灵动内敛,而霍元甲陵园则一如既往地庄严肃穆。精武门·中华武林园无疑是世界精武之源,也是世界精武之根。据了解,近年来,精武体育会趋向国际化发展。瑞士、法国、波兰、英国、美国等五大洲近四十个国家都设有分会,为切合其国际化的现实需求,精武体育会的口号亦改为“精武一家”。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精武会、武术界人士前来精武门·中华武林园拜谒并切磋武艺,处处彰显着“精武一家”的氛围。演绎过霍元甲的梁晓明先生、饰演过陈真的梁小龙先生等海内外演艺界人士,都曾多次来此祭奠、“寻根”。

  站在宽阔的精武广场上,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复,脑海里回荡的是那首曾经影响了一代国人的歌曲:“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使命,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