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产于内蒙古赤峰市所辖巴林右旗(县)查干沐沦苏木(乡)的特尼格尔图山。翻译为汉语山名为“有透明石头的地方”。矿山分为大小两座山峰,均有巴林石矿藏。特尼格尔图山山势起伏平缓、悠长,海拔最高处1131米。矿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包括近年建成的国家级巴林石矿山公园。巴林石矿山距巴林右旗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向北约50公里,全程为柏油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巴林石矿区分为5个采区,2004年8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杨春广先生主编、朱景田总撰稿的《中国国石巴林石》一书详细介绍了巴林石采区。说大山西面的小山包为第一采区,大山东面大山包的西则是第二、第三采区,这两个采区以一山洼处为界。还是这个大山包其东侧又被称为第四采区。小山整座山则被划为第五采区。这五个采区有组织开采最早的是二、三、四、五采,均已在1974年开始始产。第一采区则在1978年开始大规模产出。五个采区中第一采区面积最大,达到0.8平方公里。最高点为1058米。采出的巴林石品种最多,巴林鸡血、福黄、冻石、彩石、图案石五大类品种的绝大多数品类在此均有产出,并产出量最大。特别是巴林鸡血石所有品类绝大多数产于这个采区的2、3、10号采坑,至尊的“巴林鸡血石王”石就产自该采区的10号采坑。与巴林鸡血石珍贵程度不相上下的巴林石福黄石同样产自第一采区的1号采坑。所以第一采区是巴林石最辉煌最功勋,呈现珍宝和财富最多的采区,说是个“聚宝盆”也绝不为过,所产巴林石至今的价值至少在人民币千亿以上。其它二、三、四、五采区,面积依次为0.7、0.3、0.2、0.3平方公里,采点高度在987—1131米之间。共同特点为鸡血石产量较少,冻石也不多。第二采区主产红花石、青白石,有少量冻石,矿脉稀疏。第三采区同样藏矿不多,产少量红花冻和其它冻石,以及少量鸡血石。第四采区以彩石和图案石为主,仅有少量鸡血石和冻石,同样是个矿脉稀少的“穷孩子”。第五采区干脆主产低铝含量的高岭石,巴林石出的非常之少。
按照当地的传统叫法,采矿采坑都叫做“卧子”。巴林石主要产自矿山所藏的矿脉,需开山拓巷凿洞作业,因此巴林石都是山料石。仅有极其稀少裸露于或埋于山野的“独石”,也就是当地人说的“跑卧”石。把山里的采坑石头称为“卧子”,跑在外边的独石相对应地称为“跑卧”。巴林山料石与独石在品质上区别不大,这是因为虽然独石长久裸于山野或埋入土中,会形成包皮色或沁色,但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太干燥和风沙比较大,石头缺乏湿润养,对石头的晶度润度帮助不大。
巴林石的五个采区按矿脉分别做了开采矿洞的编号,1、2、3、4、5、7、8、9、10、12、14、15、16、24号矿洞,另有东山1、2号斜井,西山斜井,以及专为巴林石矿山公园旅游观光所设的采矿观光矿洞。矿洞号的不连续和跳号,有先按矿脉编号后因未确认放弃等各种原因。以上是各个矿洞的简单图文介绍:
1号矿洞
开采始于1992年,主要生产彩色冻石、福黄石,并有少量鸡血石产出,从图片上看现因主动限产已暂时封洞不采了。
2号矿洞
始采于1992年,主要产出精品红花冻石、牛角冻石,以及各种品类的鸡血石,现仍有限量下的少量开采。
3号矿洞
1992年开始生产,主要出品晶体感强,透明度较好的鸡血石、图案石,以及彩石。鸡血石各个品类几乎都有产出,彩石则以黑色调石头居多。现因限产也暂封闭矿洞不采。
4号矿洞
这个矿洞产出的石头品种多,质量好。鸡血石、冻石、彩石均有产出。其中红花冻、桃粉冻、水草冻,以及朱砂红为多。始采时间在1987年,有大量产出现因要限产,也暂时关闭封产。
5号矿洞
最早产出于1987年,这个矿洞多产福黄石。以水淡黄、黄中黄石为主。另外也产出各种普通冻石。延续到现在仍在继续开采,但因主动限产,产出量不多。
7号矿洞
矿区内部俗称“360米”矿洞。记录开采的最早时间为1986年。这个矿洞主要生产红花冻、福黄冻、羊脂冻、水晶冻石等。现在仍有限产下的少量开采。
8号矿洞
这个矿洞也有个内部习惯叫法,称为“70米”,1986年最早开始生产,主要产出冻石和彩石。其中有桃粉冻、福黄冻、红花冻、水草冻等。以及紫云、朱砂、星云等彩石。8号矿洞现仍在开采,不过因主动限产产量不多。
9号矿洞
9号矿洞采坑仍在开采,其1987年就已炮声轰轰开工了。这个矿洞主要产出瓷白石、红花冻石、黄皮石,还有普通冻石,以及少量的鸡血石。
10号矿洞
10号矿洞是巴林石最有名最功勋卓著的一个采坑,称为“聚宝盒”绝不夸张,矿山内部俗称“鸡血卧子”。巴林鸡血石的所有品种在这里都有大量产出,巴林石鸡血至尊品种夕阳红也出于此,更诞生了非常有名的“巴林鸡血王”石。除了鸡血石外此洞也产各色冻石。始采时间也比较早,1987年就已开工。巴林石大规模开采历史较短,这个矿洞,可称为“老坑”了,目前仍有少量主动限产下的开采。
12号矿洞
这个矿洞开采比较晚,2000年才开始始采,主要以蓝天冻、湘竹冻等冻石为主。现因限产暂时封闭不采。
14号矿洞
14号矿洞也开采较晚,2001年开始产出。主要生产福黄冻石、桃粉红冻石、红花冻石等冻石,出品原石质量高,精品多。也是个聚宝洞,现因限产仍有少量产出。
15号矿洞
2002年始产,也是开采较晚的采坑之一。主要产出各种冻石,品种不错。现因主动限产,每年仅安排几个月时间少量开采。
16号采坑
这个采坑矿山内部称“刘福卧子”。这个刘福是当年开采这个采坑的矿工班长,非常有名的巴林福黄石据说就是由这个刘福首先发现,也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种黄色石头,称为“福黄石”。这样采坑用他的名字来叫也就不奇怪了。这个采坑主要产出福黄石,也是个大聚宝洞,始采时间为1987年。
24号矿洞
这个矿洞是巴林石最新开采的采坑,2007年才开始开采,至今不过6年时间。主要采出各个品种的精品冻石,也有少量鸡血石产出。现在是巴林石现仍在开采的主力矿洞。
东山1号斜井
前面提到的巴林石其它矿洞都是“平井”,这个东山1号则是个斜井。始采于1989年,主要产出冻石,其中有福黄冻、水草冻等,另有少量鸡血石采出。
东山2号斜井
这个斜井也主要产出冻石、彩石和图案石,也有少量鸡血石。1980年开始产出,现因限产已暂封闭不采。
西山斜井
始采于1995年,主要产出各品种冻石,其中鱼子冻为多。现因主动限产已暂时封闭不采。
旅游观光洞
这个矿洞现专做为巴林石矿山公园的一个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里边有当年留下的采掘面现场,以及仍留有的薄浅细微的巴林冻石、鸡血石矿脉。洞内配合声光电效果,很好地展现了巴林石的采矿工作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