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 日 咳临床验证

 昵称11739632 2016-01-12
百 日 咳
【处方 1】 鲜鹅不食草 500g。
制用法 将上药加水 1 000ml,煎至 500ml,为第 1 次煎液;药渣再加水 700ml,煎至 500ml,为第 2 次煎液。合并 2 次煎液,浓缩至 500ml,加糖浆 500ml,过滤,放凉。加入 2% 苯甲酸作防腐剂和矫味剂即得。用药剂量:1 岁以下 3 ~ 4ml,1 ~ 2 岁 5 ~7ml,3 ~ 4 岁 8 ~ 10ml,5 ~ 6 岁 11 ~ 15ml,7 ~ 8 岁 16 ~ 20ml。每日分 3 次口服。
疗效 用上药治疗百日咳患者 170 例,一般在投药 24 小时内典型痉咳开始减轻,除 9 例在治疗中因时断时续而未愈外全部治愈。复发 14 例,再次治疗又获痊愈。在治疗后未发现一例并发症、副作用和死亡。疗程最短 3 天,最长 14 天,平均 7 天左右。
【处方 2】 青黛、海蛤粉各 30g,川贝母、甘草各 15g。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每次服1.5g,每日 3 次,饭后服。7 ~ 10 天为 1 个疗程。有并发症者,需同时配合其他疗法。
疗效 用上药治疗百日咳患者 24 例,仅 1 例配合抗生素治疗 2 周痊愈,其余 23 例于服药后 2 ~ 10 天治愈。
【处方 3】 甘遂、芫花、大戟各 12g。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将白面粉 2 两炒黄,调成糊状和药末搅拌为丸,如黄豆大,备用。用时,1 ~ 2 岁服 1 粒,3 ~ 4 岁服 2 粒,5 ~ 6 岁服 3 粒,7 ~ 8 岁服 4 粒。每日早、晚各服 1 粒,开水送下,连服 5 天。在服药期间,禁服甘草及辛辣食物。
疗效 用上药治疗百日咳患儿 30 例,其中痊愈 29 例,显效1 例。经临床观察,此三味药虽属峻泻利水药,但经上述制法,服药期间未见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处方 4】 僵蚕、全蝎、蝉蜕、地龙、杏仁、胆南星、天竺黄各3g,青黛、黄芩、百部、地骨皮、瓜蒌、甘草各 4g。
加减 若呕吐加旋覆花 3g,代赭石 10g;若巩膜溢血或痰带血丝加藕节、白茅根、菊花。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 1 剂。
疗效 用本方治疗百日咳患者 100 例,痊愈 87 例,好转 13例。一般 3 ~ 5 天治愈。
【处方 5】 麻黄、葶苈子、甘草各 3g,石膏 15g,桑白皮、百部、杏仁各 6g,苏子 9g。
加减 若口鼻出血者,加茅根 15g,黄芩、藕节各 6g;若呕吐甚者,加代赭石、竹茹各 6g;若痰多者,加芫荽 9g,天竺黄 6g。以上剂量均为两周岁幼儿量,其他年龄可酌增减。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早、晚 2 次口服,每日 1 剂。
疗效 用上方治疗百日咳患者 100 例,除 14 例中断治疗外,其余 86 例全部治愈。
【处方 6】 礞石 50g,杏仁、川贝、麻黄、甘草各 15g,蜂蜜180g。
制用法 将杏仁捣成泥状,余药研为细面,将蜂蜜熬开纳入上药调成糊状。以上为 3 周岁患儿 1 周用量,每日服 4 ~ 5 次。其他年龄酌增减。
疗效 用上方治疗百日咳患者 80 例,多数在 7 日内治愈,如 1 剂未愈,可再续 1 剂。用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
【处方 7】 炙桑皮、南天竹、嫩射干、地骨皮、炙百部、大贝母、金沸草、葶苈子各 10g,炙斗铃 5g,生甘草 3g,黛蛤散 15g,鱼腥草 30g。加减鼻衄者,加鲜茅根、灵侧柏叶;痉咳频频者,加炙全蝎、炙僵蚕;呕吐频作者,加代赭石、紫石英、枇杷叶;两目红肿者,加龙胆草;便干者,加全瓜蒌。
制用法 将上药 水煎,分 2 ~ 4 次内服,每日 1 次,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疗效 应用天竹斗铃汤治疗百日咳 50 例,全部治愈,疗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处方 8】 百枇甘草糖膏(含百部 30g,麻黄 12g,枇杷叶、麦冬各 15g,甘草 18g,川贝母、桔梗各 10g。水煎取浓缩滤液约500ml,加红糖 250g,煎成膏状;为 10 日量)。
制用法 百枇甘草糖膏 10g,每日 3 次冲服。可连续用药至症状全部消失止。
疗效 应用百枇甘草糖膏治疗百日咳 62 例,用药 3 周后,全部治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