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嘉禅的实践

 喝茶读书 2016-01-12


永嘉禅的实践



台湾惠空法师也在极力弘扬永嘉禅,所以“永嘉禅”的名字早就有人叫了。台湾永嘉禅的弘扬重点是《永嘉禅宗集》,偏重于止观修证方法;大陆的“永嘉禅修班”是我们独创的,修学内容也更加系统深入。惠空法师把《永嘉禅宗集》的思想(就止观方面而言)总结得很好,我们就把它现成地搬过来用,因为止观只是我们修学的一部分内容。就止观实践方面而言,永嘉禅法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从《永嘉禅宗集》里精选出来的止观禅法的修学核心,所以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座右铭一样背诵,并用它时刻警惕自己的心念,这样才能得到受用。

  

  1、看话头

  看话头的内容要讲起来是很多的,这里只简略地介绍一下。什么叫看话头?什么叫看念头?就是看我们自己的念头。念就是思想,会思想的那个才叫念,我们平常总是想东想西的,想工作、想家庭、想好事、想坏事……这些想都只是念。头是前头的意思,在这个念的前头是什么呢?念的头在哪里呢?

  《永嘉禅宗集》告诉我们:“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阒尔无寄,妙性天然。”

  这些古文内容比较深奥,简单地说:念头都有个对象,一定要有一个对象我们才可以产生念、产生想,假如没有对象我们想什么呢?念什么呢?这个对象就是《禅宗集》所说的尘。念和尘是有关系的,尘是念头的对象,也叫法尘。念是念头产生的尘的影子,息就是把尘停下来了。尘停下来和不停下来,这中间的关键点在哪里?就在“念头”上,所以我们要找到念生起来之前的样子。

  怎么找呢?有个简单的方法。比如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想,一个念都没有。没有念的时候再去想一下门是什么样子,门马上就会在脑袋里冒出来,这个冒出来的,就是尘,也叫法尘,就是我们说的概念。这个概念怎么出来的?并不是门跑到了我们的脑子里,我们也没有跑到门里去,但门就在我们的脑子里出现了,是谁让门出现的呢?就是门出来之前的那个东西,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才能想到什么就出现什么,想到门就出现门的样子,想到车就出现车的样子,想到亲人、想到世界、想到宇宙,乃至各种想、各种念都一样会出现。这就是它的作用,它是存在于这些念之前的,所以叫作“念头”。看念头就是:要看住这个能想的东西,不让它随便起念,即使起念我们也不离开念头,这也叫作“看话头”。

  如果我们要去想一个东西时,因为一直看着念头,那个东西就不出来了,想不起来了,这叫尘忘,把这个尘忘记掉了。忘尘而息,忘了自然就不想了、停息了。尘是所想的物,我是能想的人,尘没有了、停息了以后,就没有能所对待了,那能想的我也没有了, 这叫“物我两忘”、“能所双亡”。这是我们通过禅修能够证到的一个境界。所以看念头是禅修的用功下手处,也就是要看住念头生起来之前的样子,不要随着妄念跑。这个功夫我们以后要慢慢去做,我这里只是先把方法告诉大家。

  

  2、止观法

  观即惺惺,就是明明白白、不落昏沉的意思,让自己不会昏昧;止即寂寂,就是非常寂静,没有动摇。不念外境一切善恶之事,一切念头都没有好坏,这个时候你看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这时心就是寂寂的状态,我们修因的时候首先需要宁静。

  “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心历历。”这两句是禅修的总纲。缘就是攀缘,和尘是一样的,所以也叫尘缘。比如心想到门就是攀缘,心里不想,攀缘的东西自然会停下来,停下来之后的内心就会非常宁静,因为外面所想的那个尘没有了,心不再被干扰了。但内心是不是也很清楚呢?如果清楚,这就叫灵知。佛经里就有一句话叫“根尘脱落”,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就是把外界的尘停下来,让六根与外界的六尘脱离,禅修就要在这里找感觉。

  平常我们的心都是和尘在一起,没有把尘放下来的习惯,把外界的东西看得很宝贵。其实心的痛苦都是外界的干扰造成的,比如痛苦的时候,一定是有件事让你痛苦。什么事也没有,你却说自己很痛苦,那一定是笑话。所以我们的心总是与外界的尘紧密相连的,不能寂寂,难得清净下来,照顾一下内心的状态,自然就很昏乱,完全没有定力可言,所以才需要通过坐禅把外界这个尘缘放下来。

  “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无记就是发愣,什么都不知道,不想好也不想坏,不知善也不知恶,糊里糊涂地,但也没有睡着。我以前上课就经常这样,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听课很认真,却连老师在讲些什么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无记;睡没有做梦叫作昏昧。我们打坐时如果落入了无记和昏昧,虽然能坐很长时间,但是善根不会增长,功德丛林更不会增长,就像不毛之地不会生长丛林一样。无记和昏昧只能得无记的等流之果,也就是将来感得一个糊里糊涂的业报身,所以不是好境界。昭昭就是昭然若揭,明明白白的意思。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不要处于无记、昏昧的状态,要一直对自己的身心状态清清楚楚。契是契入,的的是准确、毫无偏差的意思,要非常准确、正确地契入真实本空的真心。

  “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这四句用禅修时的四个状态,进一步解释了上面两句的意思,要我们在念头生灭的过程中善于分辨,不要出现偏差。惺惺就是明明白白,寂寂就是非常安静、宁静。是是肯定,非是否定。也就是心里明明白白又非常宁静的状态就对了,而好坏不知、善恶不分时,心里虽然也很安静,但因为不明白事理就错了;心里很宁静,对事物也了如指掌,这也是对的,如果妄想纷飞,虽然对所有的妄想颠倒都很清楚,但这个清楚是不对的。

  寂寂惺惺,既是正确的调节身心的态度,也是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修心方法。比如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烦恼了吧”,有没有用呢?没有用,因为凡夫的心是很不容易听话的,所以佛称我们都是“刚强众生”,心乱无主。没有主又能听谁的话呢?坐禅实际上就是情绪管理,先要让心宁静下来,寂寂下来,找到“念头”,心就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了,一切也都清清楚楚(惺惺)的,我们就能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3、对治法

  “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这个“住”是指停在那里不动,停在那里不动的不一定是入定。有些人一入座,五个小时一眨眼过去,高兴得要命,其实那个并不好。当然这样也算是一种定,但不是好定,因为在定中你对自己丝毫没有把握,只是寂寂而没有惺惺。佛法的禅定,是对生命有很好的把握能力、管理能力的,并不是让我们变得非常糊涂,所以我们要很清楚“惺惺”和“寂寂”的差别,并用以对治禅定诸病。

  以寂寂治缘虑,缘是攀缘,虑是考虑。缘虑是初修者正常的心态,这时就要用寂寂来对治,以宁静安详的状态去对治向外攀缘、企求的心念,让自己陀螺般旋转的心停下来。以惺惺治昏住,以明明白白的状态来治理昏沉愚昧、无记、发愣的情况。

  寂寂久生昏住,初坐禅时,大家把妄想停下来,坐着不动,看住自己的心,估计十分钟就会睡着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是动态的,一旦停下来就会打瞌睡,所以静久了会产生昏沉。

  惺惺久生缘虑,如果心中明明白白,很清醒,一直保持这个状态,过不了几分钟,很多念头就会冒出来,我们肯定就会去想别的东西。这些都是禅修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却是初修时必然要出现的,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感到奇怪和沮丧,但要掌握对治的方法。

  寂寂破乱想,把心静下来,乱七八糟的想法才可以破除;惺惺治无记,惺惺可以让自己不落入无记。寂寂和惺惺就是止和观、定和慧,两者要互相等持,就像热药和凉药一样,热症要吃凉药,寒症要吃热药,要对症灵活地应用,才能把病治好。

  “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安静的状态虽然能够把妄想治好,但用久了又会开始昏沉;明明白白虽然能对治昏沉,但用过了又会去胡思乱想。所以我们对治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如果觉得自己头脑不清醒了,就赶紧觉照;要是妄想纷飞的,就要静虑。这些方法都很好理解,但最重要的是在禅修中如何去实践。

  我们现在最大的毛病就是妄想太多,有些人可能一分钟也停不下来,甚至一个念头也停不下来,那就没办法坐禅了。如果我们在不昏迷,没有什么病,生活中也没有遭受严重灾难的摧残和打击时,还是不能把握自心,不能让它安闲一会儿,惺惺寂寂一会儿,那实在是善根浅薄、障碍太多的表现,世俗生活把我们拉的太紧了,根本无法回头。比如有些人一直想好好修行一下,能有些禅定受用,甚至打开智慧,让自己能处在安详自在的生命状态里。这个想法好是好,可就是实践不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事业、家庭,一个个都很重要,放不下,就没办法让心停下来歇息一下。

  其实人生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只是一场游戏。可小孩子不懂啊,所以你一家、我一家的,玩得别提多认真了。我家的宴席比你家排场,小孩子就会跟你急,也要弄个更排场的出来,压倒别人才高兴,长大以后回忆起这些也只是付之一笑。

  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想想,静虑一下,五欲六尘的世俗生活真的有必要让我那么斤斤计较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够准确地把握生命的大方向,让生命拥有一个健康的状态,能够良性循环,力所能及地去做事情。如果没有做事因缘,我们起码也要不受干扰,这是善待生命的基本原则。

  我们现在学习禅法,就是打预防针、做热身运动,把干扰我们的所有东西——想法、知识、学问、工作、家庭全部放下来,就当自己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然后我们还剩什么?只有寂寂惺惺,就是很清楚、很明白自己生命当下的这个状态,然后认真去感觉一下,这个平常心是一直旋转好,还是放一放好?心灵进入了修复的状态,就可以对治破碎而受伤的心!

  

  4、调适法

  “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这是讲寂寂惺惺的关系,惺惺是智慧觉照,寂寂是定力,也就是智慧为正行,定力为助行。让自己的心不要糊涂、清清楚楚,调节得很灵活又非常安定,这样去明明白白地工作、生活,即使再忙也不会动乱,然后你就会感受到:运动是平静的运动,宁静是明白的宁静。

  “以此二事,体不相离。”寂寂惺惺互相不能脱离,不要停下来就像个呆子,动起来又像个火药炮。心动也不是纯粹的动,停也不是纯粹的停,要让自己知道怎么动、动的过程如何不受干扰,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这是个比喻,行比喻惺惺,杖就是寂寂。定力,就像有病的人,要拿着拐杖走路一样,我们现在学习禅定,目的就是要锻炼出一定的禅定能力,有了定力我们就有了拐杖,心定下来后,就像病人有了拐杖一样,修行上路就很快了。但对修行来讲,真正重要的还是智慧。佛法是以开发无漏智慧为根本目的的,而不是单纯的修定力,能坐个八万年不动并不见得就是好事,起心动念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我们要定慧等持,也就是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又如如不动,才是最好的。

  “夫病欲行必先取杖,然后方行,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在佛法看来凡夫都是病人,病人想走路,但体虚无力走不动怎么办?就先要有个拐杖,靠着拐杖就可以行走了。往哪里走?当然是往出轮回的路上走啦。所以虽然行为正,杖为助,但因为我们的心都乱了、病了,就必须先学习定,修行人有了定力,才可以在平常生活中用智慧去调适身心,走向解脱。

  

  5、做功夫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是最后一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这么多“恰恰”,就是做工夫时要恰到好处的意思。第一个恰是指自己,第二个恰是指外面,对自己、对别人,用心的时候都恰到好处。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当我们用心的时候,心停下来了,停下来的心到哪里去了?想东的时候心在东那里,想西的时候心在西那里,不想的时候心在哪里呢?一切妄想杂念没有了,心也没有了。但在没掉之前,你会先对自己说“我要用功了”,妄想停下来,恰到好处用心的时候,这个心就没有了、空了,无心可用。

  无心恰恰用,心空了、没有了的时候,正是最好的用心状态,因为这时心什么都没想,很专注。就是在恰恰无心用的时候,别人讲话,你会每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他讲的每一个字、词句的长短、含义如何,你都会很清楚。因为妄想停下时,心会很专注,心专注了,我们才能很好地用起来。妄想多了的心叫散乱心,散乱心是没办法用的,它正忙着想东想西呢,你却让它去想北,那是很难做到的,只能更乱套了。如果心专注下来、空下来再用,就叫无心恰恰用。虽然我们没有刻意去用心,却会用得恰到好处。最后,我们还要保持无心这个状态,就算妄念生起来,妄念也只是我们的妙用,并无一念可得。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叫作常用恰恰无。这个境界可能一下子体会不到,我们在以后的禅修实践中,会一点一点地去印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