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62文联趣事 妙对

 陋室书屋2 2016-01-13

一)秃驴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寒火尽,须把一马牢栓。

纪晓岚题联戏僧徒 :
纪晓岚诙谐,并喜欢做文字游戏。
一日,纪晓岚到庙里观赏佛像。法师早知道纪晓岚的学问,非常人可比,尤其擅长题写联语,脍炙人口,巧妙无比。想到自己这庙里,尚无一副纪解元的墨迹,确是大为遗憾。便想请纪晓岚写一副楹联,刻在楹柱上。
纪晓岚略思一会,写成一联: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寒火尽,须把一马牢栓。
有了纪才子的题联,僧徒们自然高兴,请来工匠,将这副楹联刻在了柱子上。联中之意,不但合乎佛家的生活规律,而且创造了一种恬淡幽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弘一法师有些沾沾自喜。
半年过去,本县秀才张琏到了这座庙里,看到楹联上的字很熟,向僧人们一问,果然不出所料,,正是纪晓岚所写,便在便在柱子的上下左右端详起来。猛然间看出其中的秘密,开口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一旁的人闹不清楚是何缘故。张琏笑累了,望了望和尚,指着楹联说:“诸位看这‘日落香残’不是说‘香’字去了下面的‘日’字,只剩下‘禾’字吗,再‘扫去凡心一点’,那就是个‘几’字就组成‘秃’字。
众人似有所悟,这才体会到联中另有深意,催着张琏讲解下联。张琏接着说:“‘炉寒火尽’,只剩下‘户’字,‘须把一马牢栓’,即在‘户’字旁填一‘马’字,那是个‘驴’字,上下联暗含的两字是——”“秃驴!”。

众人齐声大笑起来,寺庙里的僧人听着,羞愧难以自容,心中暗骂纪晓岚的戏弄,马上换掉这副楹联。

二)切瓜应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苏东坡的一个门生,春寒时节独坐家中书房。天下着毛毛细雨,他见冷雨滴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此联极妙,“冻”拆为“东”和两点,“洒”拆为“西”和三点水。但他沉思颇久,未得下联,便先搁下。  
       过半年后,他又想起此对,依然对不上,只好去请教老师苏东坡。当时正值暑天,老师不忙应对,却拿起刀来,切开西瓜待客。书生见老师总不开口,便急催“请恩师赐对”。东坡笑了笑说:“刚才我不是对给你了吗?”书主更急了:“没有呀,对在哪里?”苏东坡指着西瓜念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这才明白:“切”字拆为“七”、“刀”;“分”字拆为“八”、“刀”。更妙的是切合了刚才切瓜    待客的情景。从此,书生更对苏东坡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三)畜生出蹄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十分尴尬。  

四)拆字联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合,属脑筋急转弯之类。特点是“趣巧”。如: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咸丰年间,有一位叫卜昌,小才,傲气十足。一天,见两个学童正在玩耍“拆字”,便卖弄文墨道:“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变淡?”一学童笑答道:“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成卦?”卜昌一听骂他是乌龟。另一学童见卜昌丑态,也道:“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张口便唱?”卜昌一听气坏了,但也无可奈何。

五)加标点 断句 面目全非

某甲找對象,託某乙瞭解某姑娘的情況。某乙瞭解後給某甲寫信說:「某人之女長相十分醜陋全無可取」。某甲心切解读为:「某人之女,長相十分,醜陋全無,可取。」洞房揭盖,丑女也,问責某乙,某乙断句:「某人之女長相十分醜陋,全無可取。」
一餐馆老板,在店门口贴条: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一行人内急,断句: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一女,蛮横,网上发帖原句:“做爱做的事,说想叫的话,只要不伤害他人,人身攻击。唉!活的太累!至于吗?”

本人重新断句:“做爱,做的事;说,想叫的话;只要不伤害他人,人身攻击,唉!活的太累!至于吗?”


 

 


 

1)那个东西还在吗?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老太监,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有一次纪晓岚在南书房值班,有位老太监(老太监比纪晓岚岁数大)久闻纪晓岚大名,特地前来一睹风采,只见纪晓岚穿者冬天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在读书。老太监觉得挺有意思,冬天穿得挺暖和的,却拿一把夏天用的扇子,然后,这个老太监自命有学问,就说,听说你爱对对子,我给你出个对子——“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此联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对纪晓岚打扮的讥讽意味,非常不易回对。不料纪晓岚轻松应对:“老太监,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此事迅速被传为笑谈。

 2)祝枝山出联断句

祝枝山是明代书画家。有一年除夕,一个姓钱的财主请祝枝山写春联。祝枝山想;这个钱财主平日搜刮乡里,欺压百姓,今日既然找上门来何不借机奚落他一番?于是,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来年倒运少有余财

过往的人们看到这副对联,都这样念道: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来年倒运,少有余财。

钱财主听了气急败坏;知道是祝枝山故意辱骂他,于是到县衙告状,说祝枝山用对联辱骂良民,要求老爷为他作主处置。当下,县令便派人传来祝枝山,质问道;"祝先生,你为何用对联辱骂钱老板?"

祝枝山笑着回答说:"大人差矣!我是读书人,无权无势,岂敢用对联骂人?学生写的全是吉庆之词嘛!"于是,拿出对联当场念给众人听: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来年倒运少,有余财。

县令和财主听后,目瞪口呆,无言对答。

3)不增减字数,改诗为词

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不增减字数,只改动一下标点,就会变成一首绝妙的小令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子长短参差,读来音调铿锵。若将这诗的标点再作另外的改动,又会变成一则戏剧小品。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你看,时间、地点、景色、人物、神态、对话,一应俱全,颇有戏剧特色。

4)男女不同

有一位教授写了一句话,让学生们在上面写上标点符号。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结果,所有的女生的答案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而所有的男生的答案却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合,属脑筋急转弯之类。特点是“趣巧”。如: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咸丰年间,有一位叫卜昌,小才,傲气十足。一天,见两个学童正在玩耍“拆字”,便卖弄文墨道: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变淡?”

一学童笑道:“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成卦?”

卜昌一听骂他是乌龟。另一学童见卜昌丑态,也道: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张口便唱?”

卜昌一听气坏了,但也无可奈何。

说也趣巧,日前陪友小孩在校区玩“脑筋急转弯”,有一“大儒”,摇头晃脑,八题说不上一个,气得满脸通红曰:“小技误大智也”,那叫~~。

 

 


我少年时,同庄有一位吴姓乡贤,解放前在国民党军队团部做文秘工作,后在四川随部队起义,解放后一直在我们公社做干事。他曾经给我讲过几个非常精彩的对联故事,现在整理出来,与大家共赏:

  一、一位池州人和一位桐城人相遇,这两位仁兄都喜欢吹牛,分别夸耀自己的家乡好。池州有双塔,滨临长江,遥遥相对,自成一景,池州人遂口占一联:“宝塔六七层,直出云霄捶白日。”桐城人不甘示弱,想起家乡连绵的城墙,略加思索,脱口而出:“城墙千万垛,倒生牙齿啃青天。”言罢,二人相视大笑,遂成至交。

  二、从前有一位书生,黄昏时分路过一条村边的小溪,溪边碰巧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在浣纱。姑娘梳着两条乌黑的长辫,粉面如花,身姿婀娜,书生顿生爱意,却又不便直白,恰巧溪边有一片竹林,竹林边的一棵桃树花开得正艳,于是计上心来,口占一联:“竹驾桃花,君子也贪红粉色,”姑娘知其意,可是已有心上人,却并不气恼,抬头望见溪边几棵柳树,嫩芽初生,绿的喜人,一弯新月正挂枝头,于是灵机一动,也占一联:“月穿杨柳,嫦娥偏爱绿衣郎。”书生知趣,作揖而返。

  三、桐城县有一所百年名校桐城中学,为桐城派大儒吴汝纶所创办,吴汝老曾为该校亲撰一联,“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横批“勉成国器”。桐中也确实不负吴汝老厚望,近百年来,人才辈出,其中甚至有黄镇、朱光潜这样的大家。桐中校园内有一口大钟,钟声激越悠扬,敲起来几里内都能听见,为学生上下课的信号。有一好事者偶得一联:“桐中敲铜钟,童男童女同上课。”该联质朴诙谐,一时引出许多文人雅士来对下联,结果都败下阵来,遂成绝对。聪慧的您,有兴趣一试么?

  四、我的叔曾祖父王公用九,博学多才,不愿入仕,终身布衣,以教私塾为乐,名动八乡。故乡从前有一座药王庙,香火鼎盛。一年逢庙会,要唱大戏,大戏需得妙联助其威,乡人想到了老爷子。老爷子豪兴大发,酒下三杯,略一沉吟,便笔走龙蛇,绘四周之景胜,发思古之幽情:“凤凰岭回头锦绣,马鞍山对面文章,前也后也,奇观万状,雄峙一方,佳日快登临,祈祷兹佛地仙乡,求丹药炉中,誓把病魔扫尽;孟参军落帽豪情,陶渊明放怀雅兴,觞乎咏乎,名士千年,英雄百世,流风崇景仰,且约起骚人墨客,寻黄花篱畔,歌来秋雁横空。”胸襟全出,气象万千,一时传为佳话。


妙对   

    1.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2.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解 缙)

3.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唐伯虎)

4.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唐伯虎)

5.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是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最妙

6. 妙人兒倪家少女 武士心志在止戈

    大言者诸葛一人 钟山寺峙立金童

7.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8. 风起大寒霜降屋前成小雪

    日照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9. 水底月为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10.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开水底天

11.日在东,月靠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位左,子居右,世间配定好人

1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3.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14.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无妙小柴胡

15.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16.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17.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18.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19.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20.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21.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吴 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22.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23.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24. 十口心思 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 赏风赏月赏秋香

25. 竹寺等僧归 双手拜四维罗汉 木门闲可至 两山出大小尖峰

26.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27.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28.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

29.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杭州清代行宫花园古亭柱联)

30.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31.烟水亭 吸水烟 烟从水起 风浪井 搏浪风 风自浪兴

32.一盏清茶 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 施施施施主之才

33.一色水天秋,却难洗三字污秽 双清风月夜,正好分两世精忠(杭州西湖岳坟联)

34.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35.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36.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37.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38.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39.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40.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41.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42.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 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43.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44.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45. 朝朝朝朝朝朝汐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46.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47.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48.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49.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50.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49.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50.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