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姿势】“盗亦有道”是个什么“道”?

 醉里且笑 2016-01-13
“盗亦有道”:做强盗的“道”是什么?
故跖(zhí) 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 何适而无有道邪?”
——《庄子》

智慧之源
“盗亦有道”这一成语出自庄子的论述。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个叫盗跖的江洋大盗,手下一度达到上千人,《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记载,跖为鲁国大夫柳下惠之弟,说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意思是说盗跖手下有九千人,四处横行,侵袭诸侯。闯进人家家里,赶走人家的牛马,掳夺妇女,贪得无厌,忘却亲友,不顾及父母兄弟,不祭祀祖先。他们所到之处,大国严守城池,小国坚守城堡,百姓不堪其扰。

不过,即便是盗跖这样十足的恶人,也是有行为准则的。《庄子·胠(qū)箧(qiè)》里讲,有一次,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什么地方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做盗贼自然也有盗贼的规则。不进门就能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想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即使是最为人所不齿的盗贼,也有他们的行为规范。

自古以来,许多强盗团伙反而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好汉。这些人大多命运凄惨,不得不落草为寇,但不同于其他匪徒团伙,梁山好汉们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所谓替天行道,可以理解为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而这里指的“道”,其概念接近于《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这些梁山好汉看来,劫富济贫就是在替天行道。

“盗亦有道”的本义是说强盗也有做强盗的道理、规矩,当然不是称赞盗贼,而是表达连盗贼都会遵守自己的规矩,体现出了典型的儒家思想。

智慧解码
庄子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天下人皆视盗贼为仇寇,庄子却说他们也具备自己的“道”。但是如果摆脱情感因素,仔细想想,他说得句句在理。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任何行业,一定要有自己的行业规则。为盗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任何人,都要遵守相应的行为准则,当官就要为百姓做主;在商言商,则要遵守诚信的原则,童叟无欺;做学生,学习是本分,天天想着恋爱发财,则失了为学之道。如果各行各业各人都按照自己的规范行事,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傅秋爽

智慧语林
“盗亦有道”一词中的“盗”指盗贼,“道”指的是道理,由于两个字读音相同,需要注意不要将两个字混淆。此外,“亦”表示“也”,注意不要错记为“义”字。

古人关于“道”有许多说法,《老子》中有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可以被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却不是永恒的道,万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却不是万物永恒的名。这也符合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道理,即使是真理也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含义,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可感而不可道和不可见;二是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标准。“舍生取义”的“义”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智慧之源
“舍生取义”这一成语出自《孟子》,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孟子关于“义”的这一段话是千古名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说,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只能选择一种的话,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珍惜的,大义也是我珍惜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拥有的话,我就会牺牲生命而实现我的大义了。对孟子来说,“义”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义”是古代的一种广义的道德概念,可以是公平正义,是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不同人对“义”的理解可能不同。儒家思想十分看重“义”,将其列入“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有人把“义”字理解为“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舍生取义”指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也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智慧语林
“舍生取义”中的“生”指生命,而不是身体,不要将“舍生取义”错记为“舍身取义”。

文天祥曾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和“义”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所以,与“舍生取义”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成语叫作“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弟子问他,仁德忠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怎么办?孔子说:“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围魏救赵”的历史真相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司马迁《史记》

智慧之源
“围魏救赵”字面意思是围攻魏国,救援赵国。故事要从一场著名的历史战役说起,这就是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魏国经过一场改革而变得强大,引起了他国的警觉,魏国逐渐成为众矢之的,因此魏国也一直保持警惕,想找机会解除危机。

赵国得罪了魏国,魏国大将庞涓率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于是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段干朋建议齐国出兵,这样既能打击魏国,又能削弱赵国。齐威王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孙膑曾在魏国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做了魏国将军后,嫉恨孙膑的才能,就加害于他,罗织罪名砍掉孙膑的双脚。孙膑趁齐国使臣到魏国大梁之际,游说于他,齐国使臣感叹他的才能,就偷偷把他带回了齐国。

此时,田忌、孙膑率领八万士兵到达了魏、赵边界。田忌想要直接率兵去赵国救援,被孙膑阻止了。孙膑说:“一堆缠绕在一起的丝线,如果你想解开它,肯定不能生拉硬拽;看到有人在斗殴,你想阻止他们,也不能直接冲进去跟着一起打。我们要找到关键之处,根据情况下手,这样困难才能解决。如今魏国和赵国正在激战,魏国的主力肯定都被派出来了,留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国内的防守一定很空虚。因此我们应该声东击西,率领军队进攻魏国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防守薄弱的地方,迫使魏国退兵。”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先假装攻击魏国的平陵,迷惑庞涓,让庞涓误认为齐国将领指挥无能。紧接着孙膑让田忌兵分两路,一路派少数部队去攻打庞涓,意图激怒他,并让庞涓看到齐国军队“弱不禁风”的样子,使他轻敌;另一路则向大梁进发。庞涓果然被骗了,轻装疾行回来救大梁,结果被齐军在桂陵伏击,庞涓被擒。桂陵之战虽然并没有真正击溃魏军主力,但“围魏救赵”减轻了赵国的危机。

后来人们就用“围魏救赵” 来形容围攻敌人的后方据点,迫使其撤回兵力的作战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