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合中国人的胰岛素

 钟家台 2016-01-13

适合中国人的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任汉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武汉市第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市分会糖尿病分会委员,武汉市内分泌学会委员。擅长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三代胰岛素,一代更比一代强。中国有上亿的糖尿病患者,什么样的胰岛素最适合咱们的糖友呢?

    武汉市第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任汉强介绍,中国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餐后高血糖的问题特别突出。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新诊断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过80%的人存在餐后血糖升高。

    任汉强教授解释说,中国人餐后血糖高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衰退比西方人更为明显,餐后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迅速转运到细胞里去;二是我们的饮食习惯所致,中式饮食中米饭和面食等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较高,在热量供给上占到60%左右,而西方饮食以脂肪及蛋白质为主。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数较高,容易带来餐后血糖升高的问题。对于糖友来说,一天中至少有12个小时都是餐后时间,可见,控制餐后血糖是中国糖友的必修课

    要在这门必修课上取得好成绩,患者和医生的配合不可分。首先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而患者要做听话的好学生。中国还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怀有偏见,担心成瘾,害怕打针,觉得胰岛素用了就撤不掉了等等。任汉强教授解释,胰岛素只有需要或不需要,不存在成瘾、撤不掉等问题。患者的胰岛功能不行了,自身产生不了胰岛素,就需要外源性胰岛素补充。糖尿病患者经过两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的话,就需要开始胰岛素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大于9%或空腹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mmol/l)的新诊断患者可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经过90年的发展,到如今已是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的时代。胰岛素类似物是在第二代胰岛素人胰岛素基础上发展的新一代胰岛素。它通过改变人胰岛素的细微结构,可以制作出速效、长效等不同特征的胰岛素类似物;或者将速效、中效两种胰岛素以一定比例重新组合,制作出更符合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特点是可以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并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速效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不需要患者餐前30分钟注射,临餐注射即可,不容易漏打错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