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此处收录本文两则阅读 《读书三到》阅读训练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朱熹:《训学斋规》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1)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②急.:要紧。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可以有得:( )②其义自见:( )③自晓其文:( ) 2.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收获②同“现”③明白 答案:读书要熟读精思,要做到“三到”。 阅读训练二: 解释词语。 (1)可以有得。 得: (2)其义自见。 见: 39.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 40.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____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1.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5字内) 答案: (1)可以有得。 得:心得 (2)其义自见。 见:“现”出现 39步骤:(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 (2).继以精思 要求:(1).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2).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40 心到 三到的重要 因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41意思:读书要读到弄懂其真正含义为止。 翻译: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