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意象】寒鸦

 銀花 2016-01-13


    古诗词中的“寒鸦”就是“乌鸦”吗?

 


据《辞海》解 释,寒鸦,亦称慈鸟小山老鸹。鸟纲,鸦科。体长可达35厘米,上体除颈后羽毛呈灰白色外,其余部分黑色,胸腹部灰白色。……在我国大多终年留居 北部,冬季亦见于华南。寒鸦早在《诗经小雅小弁》就出现了:弁彼鸒斯,回飞提提。弁,通、通”,快乐。鸒(yù):鸟名,形似乌鸦,小如 鸽,腹下白,喜群飞,鸣声呀呀”,又名雅乌,就是寒鸦。

 
 

寒鸦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寒鸦作为一个意象,著名的有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中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宋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中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其他如:温庭筠的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寥落叶红时;陆洲的寒鸦盘阵起,野菊卧枝开;杨万里的 寒鸦可是矜渠黠,蹭折枯枝不堕空等。那么,古诗词中的寒鸦就是乌鸦吗?乌鸦,民间往往视其为不祥之物,向来为人们所厌恶。莫非下里巴人的民俗 与阳春白雪的文学存在着巨大的认识反差?这倒是个有趣的问题。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解释寒鸦的。
  《嘉佑本草》称:寒鸦,又名乌。《小尔雅·广鸟》说:纯黑而反哺者谓乌。《说文》解:乌,孝鸟也。《本草释名》称:“……此鸟初 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北人谓之寒鸦,冬月尤甚也。从古人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称之为的是一种慈孝之鸟,但并没有明 确指出它们与通常意义上的乌鸦有何区别。
  古人的解释往往科学性不强,查现代权威工具书《辞海》和《辞源》,我们就会发现
寒鸦乌鸦的区别:据《辞海》的解释是:
寒鸦,亦称 慈乌小山老鸹。鸟纲,鸦科。体长可达35厘米,上体除颈后羽毛呈灰白色外,其余部分为黑色,胸腹部灰白色。在我国大多终年留居北部,冬季亦见于 华南。《辞源》对慈乌乌鸦作了详细的解说:慈乌,乌之别称,似鸦而体稍小,嘴之尖端较细,体色黑而有紫绿色光泽,多鸣于早晨,好食田圃之农产 物,亦食害虫。乌知反哺,故称慈乌。
而对
乌鸦的解释是:
乌鸦,俗称老鸹,较慈乌为大,全体色黑,有绿色光泽。嘴大而坚,其端甚粗,有刚毛蔽鼻,喜 晨鸣,食谷类腐肉等物,为家圃之害。从《辞源》的比较中我们就明白,寒鸦乌鸦虽属鸦类,但并非通常人们所讨厌的乌鸦,而是一种孝鸟。

  寒鸦不仅是一种孝鸟,而且还是富贵的象征。《诗经·小雅·正月》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毛传》说:富家之屋,乌所集也。”“寒鸦为孝鸟,飞集之处又往往是富贵之处,所以,古人将乌之飞来,视为祥瑞。成语爱屋及乌 便由此意延伸而得。
  现在,我们就会明白古人为什么喜欢用寒鸦来作为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了。它非但没有不吉之意,反是一种祥瑞的象征。当然,古诗中的 有时并不是确指慈乌,而是借助字来营造一种氛围。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不可一概而论。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是古诗中的寒鸦并不就是指 乌鸦,如是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