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样几个现实的故事,来描述当今中国的强盛程度不但今非昔比,相比更加贴切: (一) 1913年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它的第一条地铁正式通车,成为了南半球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地铁的木制车厢成为了这个国家发达富饶的象征之一。
100多年前的1912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崩溃了,紧接着的是长期的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内战。当时的中国在内忧外患下还要挣扎数十年,在这期间,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将献血泼洒在这片土地。当时的中国,人力车和马拉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我们今天的国际大都市首都北京是这样的: 时光飞逝,100年过去了,2013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系统里,用了一百年的木制车厢终于退休了,接替它们的新式车厢,来自于一个一百年前根本不知道地铁为何物的国家,制造车厢的公司,叫做“中国北车”!此时,那个国家此时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研发、设计、制造和修理水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木地铁” (二) 说起近代的德国工业,很容易想到享誉全球的克虏伯公司,电气行业的巨头西门子,都是拥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产业。早在1912年,克鲁伯公司但是在埃森就雇佣了68300名工人。当时的德国工业区是这样的。
《辛丑条约》签订 而同时代的中国,在列强欺压、积贫积弱后爆发的大动荡才刚刚开始。德国无疑当时是一个侵略者,先是在山东掀起各类教案制造腥风血雨,再借着辛丑条约强租胶州湾,在中国大地上为非作歹。而晚清时代有限的几个工厂,也仅限于制造简单的轻武器。我们课本上宣扬的安庆内军械所实际上只是这样。
再次拨动时钟的指针,100多年后的2005年,那个曾经饱尝列强枪炮欺凌的封闭国家,早已经成为军费支出世界第二的超级大国。那一年里,一口气买下近300家德国公司,其中就有那家早在100多年前就生产最先进武器的艾森克虏伯工厂,这个将整个钢铁厂的设备装船搬到了张家口——他的新名字叫江苏沙钢!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