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实秋:“我参观画展,常常感觉悲哀。”

 东方竹马 2016-01-13

梁实秋与夫人韩菁清



画展

文/梁实秋

我参观画展,常常感觉悲哀。大抵一个人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不肯把他所能得到的友谊一下子透支净尽,所以也就不会轻易开画展。门口横挂着一条白布,如果把上面的“画展”二字掩住,任何人都会疑心是追悼会。进得门去“一片缟素”,仔细一看,是一幅幅的画,三三两两的来宾在那里指指点点,吱吱喳喳,有的苦笑,有的撇嘴,有的愁眉苦脸,有的挤眉弄眼,大概总是面带戚容者居多。屋角里坐着一个蓬首垢面的人,手心上直冒冷汗,这一位大概就是精通六法的画家。好像不是欣赏艺术的地方,而是仁人君子解囊救命的地方。这一幅像八大,那一幅像石涛,幅幅后面都隐现着一个面黄饥瘦嗷嗷待哺的人影,我觉得惨。


任凭你参观的时候是多么早,总有几十幅已经标上了红签,表示已被人赏鉴而订购了。可能是真的。因为现在世界上是有一种人,他有力量造起亭台楼阁,有力量设备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胖丫头,偏偏白汪汪的墙上缺少几幅画。这种人很聪明,他的品位是相当高的,他不肯在大厅上挂起福禄寿三星,也不肯挂刘海戏金蟾,因为这是他心里早已有的,一闭眼就看得清清楚楚用不着再挂在面前,他要的是近似四王吴恽甚至元四大家之类的货色。这一类货色是任何画展里都不缺乏的,所以我说那些红签可能是真的,虽然是在开幕以前既已成交。不过也不一定全是真的,第一天三十个红签,如果生意兴隆,有些红签是要赶快取下的,免得耽误了真的顾主,所以第二天就许只剩二十个红签,千万不要以为有十个悬崖勒马的人又退了货。


一幅画如何标价,这虽不见于六法,却是一种艺术。估价要根据成本,此乃不易之论。纸张的质料与尺寸,一也;颜料的种类与分量,二也;裱褙的款式与工料,三也;绘制所用之时间与工力,四也;题识者之身份与官阶,五也。-------这是全要顾虑到的。至于画的本身之优劣,可不具论。于成本之外应再加多少盈利,这便要看各人心地之薄与脸皮之厚道如何程度了。但亦有两个学说:一个是高抬物价,一幅枯树牛山,硬标上惊人的高价,观者也许咋舌,但是谁也不愿对于风雅显着外行,他至少也要赞叹两声,认为是神来之笔,如果一时糊涂就许订购而去;一个是廉价多卖,在求人订购的时候比较的易于启齿而不太伤感情。


画展闭幕之后,画家的苦难并未终止。他把画一轴轴的毕恭毕敬的送到顾主府上,而货价的交割是遥遥无期的,他需要踵门乞讨。如果遇到“内有恶犬”的人家,逡巡不敢入,勉强叩门而入,门房的颜色更可怕,先要受盘查,通报之后主人也许正在午睡或是有事不能延见,或是推托改日再来。这时节他不能急,他要隐忍,要有艺术家的修养。几曾看见过油盐店的伙计讨账敢于发急?


画展结束之后,检视行箧,卖出去的是哪些,剩下的是哪些,大概可能得如下结论:着色者易卖,花卉中有翎毛者易卖,工细而繁复者易卖,霸悍粗犷吓人惊俗者易卖,章法奇特而狂态可掬者易卖,有大人先生品题者易卖。总而言之,有卖相者易于脱手,无卖相者便“只供自怡悦”了。绘画艺术的水准就在这买卖之间无形中被规定了。下次开画展的时候,多点石绿,多泼胭脂,山水里不要忘了画小人儿,“空亭不见人”是不行的,花卉里别忘了画只鸟儿 ,至少也要是一只螳螂知了,要细皴细点,要回环曲折,要有层峦叠嶂,要有亭台楼阁,用大笔,用枯墨,一幅山水可以画得天地头不留余地,五尺捶宣也可以描上三朵梅花而尽是空白。在画法上是之谓“画。。”,在画展里是之谓“成功”。


有人以为画展之事是附庸风雅,无补时艰。我倒不这样想。写字、刻印以及词章、考证,哪一样又有补时艰?画展只是一种市场,有无相易,买卖自由,不愧于心,无伤大雅。我怕的是,蜀山图里画上一辆卡车,寒林图里画上一架飞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站名题字:

蓝建田,1958年生于福建屏南。1982年初毕业于福建师大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系福建省宁德市书协副主席、福建宁德财经学校高级教师。  好读书,于文、史、哲多有涉猎。长期潜心研习书艺,作品以碑体行书为主。书风古朴,、雄健、老辣,别具面目。亦善草书,线条高古、苍茫。  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展、2000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书法铜奖)、福建省当代书画精品晋京展、今日美术馆第二届“流行书风、印风”大展、第二届全中国代表书家作品展、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等重大展览。在全国性大型书法展赛中荣获等级奖40余次。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书法赏析》等专业报刊,入编百余种书法专集、名人辞典。被中国文联、《中国书画报》等单位评为“99中国书法百杰”、“2000中国书法百杰”、“2002中国青年书法百杰”。书法作品被众多纪念馆和文博单位所收藏,并勒石于多处风景名胜。出版有《蓝建田书法集》(《人民日报》出版社)。

微信时代:关注是一种境界,分享是一种美德

【关注】点击顶端标题下“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者通过微信查找公众号“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cnhualang”,或扫描微信二维码,即可关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最新艺术资讯。

【分享】点击微信右上角按钮,即可将上述艺术资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点击“查看官方账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分享以前发布的艺术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