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0512dxdlcom 2016-01-13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很多,以水力条件、PH值、碱度、水温和混凝剂絮凝剂投加量最为主要。 
 
   1、水力条件 
 
  (1)充分的絮凝时间和必要的速度梯度。非常靠近的两层水流之间的流速差叫速度梯度,用“G”表示。G值越大,颗粒相互碰撞的几率就越大,混凝效果可以好些。但G值过大也不好,因为两层水流间的流速相差过大,势必产生较大的剪力,已经絮凝的大矾花由于剪力而破碎且难以再重新组合。同时,絮凝时间对混凝效果也有很大影响,絮凝时间长则颗粒的碰撞机会就多。所以包含流速和时间两个因素GT值能比较全面反应絮凝效果。  
 
  (2)混合要快速、充分。混合是使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均匀的过程,是絮凝和固液分离的前提,通常要求在加药后的极短时间内完成,混合搅拌时间一般为10~30s,最长为120s,适宜的速度梯度G为500~1000s-1。混合后,进入反应室(池)前不宜形成大颗粒矾花,否则矾花进入反应室(池)时容易被打碎而难以再絮凝,影响沉淀效果与增加混凝剂的耗用量。 
 
    因为混凝剂水解作用的时间极为短促,混凝剂加入水中后是否能以最快的速度同整个原水充分混合,直接关系到混凝效果的好坏。缓慢、不恰当的混合将导致投药量增加、反应效果不好。在废水深度处理中,一般要求混合时间为10—60秒。
 
   (3)絮凝池的流速应严格控制,一般要求由大变小。在较大的流速下,使水中的胶体颗粒发生较充分的碰撞吸附;在较小的流速下,使胶体颗粒能结成较大的絮粒。反应是使水中杂质颗粒结成大尺寸矾花的过程,要求水流平稳,延续时间也较长。反应池的平均速度梯度G一般为10~60s-1,水流速度为15~30mm/s,反应时间为15~30min,并控制GT值在104~105范围内。通常反应池与固液分离设施合建或相距很近。 
 
   2、PH值  
 
   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程度,视混凝剂品种而异。对硫酸铝而言,用以去除浊度时,最佳PH值在6.5~7.5之间;用以去除色度时,最佳PH值在4.5~5.5之间。采用聚合氯化铝时,其对水的PH变化适应性较强。采用三价铁盐混凝剂时,用以去除水中的浊度时,PH值要求在6.0~8.4之间;用以去除水中的色度时,PH值要求在3.5~5.0之间。  
 
  3、碱度
 
  絮凝剂投入水中后由于水解作用,氢离子的数量会增加。如果这时水中有一定的碱度去中和,PH值就不会降低。所以在水中缺碱度时必须向水中投加石灰等碱性物质以提高水中PH值,确保混凝效果。 
 
   4、水温  水温低,化学反应速度慢,影响絮凝剂的水解,水中杂质和氢氧化物胶体之间彼此碰撞机会也减小;水温低,水的粘度也大,颗粒下降阻力增加,矾花不易下沉。所以水温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  提高低温水的混凝效果,常用方法是适当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或投加助凝剂以改善颗粒的碰撞条件,提高矾花的重量和强度。 
 
   5、其它 
 
    混凝剂絮凝剂的品种(有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投药量、配制浓度、投药方式、原水中有无大量的有机物和溶解盐类都会对混凝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确保混凝效果的有效方法是加强管理,掌握原水的变化情况,正确投加混凝剂,经常观察矾花生成状况以求得最佳的混凝效果。当原水胶体浓度、碱度和水温较低使混凝效果受到影响时,应当延长混合和絮凝反应的时间或投加助凝剂。 
 
   混合设备与后续处理设施如反应池、澄清池之间尽可能相邻而建,中间连接管道长度不宜超过120m,在管道内的停留时间﹤2min,管道内流速为0.8~1.0m/s。反应池与沉淀、气浮等固液分离设施之间必须相邻而建,不能用管道连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