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楚最后大决战前夜

 共同成长888 2016-01-13

 十三、名将对决

至于诱自己回师澨的吴军沈尹戌心里清楚得很,显然已经离开大路,越野而去,出步卒搜索追击?楚军步兵此时还没有脱离兵车作战的习惯,现在紧要的是准备对吴军主力的决战,将的一战关乎楚国生死存亡!

所幸经此一战,楚军士气已稍有恢复,同样,吴军士气肯定受挫,此时决战,楚军以精兵对精兵,以胜利之师对决胜利之师,兵力不弱于对手,地势优于对手,后勤保障强于对手,再胜一仗应该能够预期,现在就看双方主帅了!

全师渡过清发水的吴军也是同样,面临楚军真正主力决战,阖闾并无把握。

比较双方兵力:三国联军中的另外两国部队,可以大体不计就算能够出动至决战前线,其主战兵力也不会过多,因为从澨到蔡国的长途后勤运输线要靠这两国部队与予保障,毕竟在地理熟悉方面,蔡、唐两国部队要优于吴军。

所以,真正上战场的部队还是吴国的三万精兵。

楚军:方城部队大约三万,此时薳延收容的楚国败兵急切形不成战力,甚至还可能带来危害,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看,双方兵力几乎相等。

双方士气:吴军方面经夫概惨败,楚军大胜,双方已经基本扯平:楚军将士虽经败,但远道而来的方城部队并没有受创,且在第一仗就打残了吴国的名将夫概;吴军虽然一直胜,但由于夫概被击败,必然会对其它各部吴军士兵心理产生压力,要知道,在此之前,夫概部战力一直傲冠全军,因此士气上楚军已经不下风。

双方意志:战关乎楚国存亡,楚军定会拼死作战,战斗力可能会有大的提升,而吴军其主力并未参战,三国联军中的唐、蔡两国的部队更是一直担任警戒及后勤保障的任务,士兵们豁性命求一胜的决心肯定不如面前的楚军。

这点楚军强于联军。

士兵素质吴国对士兵的训练是没说的,其精悍包括敌人都承认的;楚国的方城队为楚王牌,自然也是非凡,甚至可能方城队伍更彪悍些,这点已经在对夫概部的战事中得到证实。其战车的配备也肯定优于吴军轻车。

可以认定:双方实力大体相当,楚军优于重装备,吴军优于轻兵器。

关键还是双方主帅,吴军优势大概唯有这点。

楚国方面:从沈尹戌决策对夫概发动突然袭击,可知沈尹戌胆略非凡,这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竟然无人能事先得知,可看出这支部队的隐蔽性和机动性都是没说的,也可以证实沈尹戌对部队指挥能力的高超。

吴军方面:吴军的将领众多,有许多名将,不说孙武,就是阖闾、夫概、伍子胥、伯嚭等人都是当世难得将才,对于沈尹戌来说,尤可怕的是伍子胥,两人曾同朝为官,相互知根知底这点最为可怕!

伍子胥这般名将,自然了解楚国最优秀军事家沈尹戌的作战风格,熟悉自己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伍子胥据野史记载犹如白发老鬼(一夜急白了),长相极威猛,实际打仗却很喜欢用阴招,从他积极实施折磨楚军的车轮战略便可看出,他的军事风格侧重于紧打慢唱,零打碎敲,但也可以看出:这老头精通运筹全局。

夫概勇武不惜拼命,与伍子胥正是一对搭档,这多少要抵消一些伍子胥的作用

关键的还是主将孙武,现在孙武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吴王的信任,尤其是夫概的惨败,无形中加重了孙武在吴王心中的砝码。

一句话:胜败就看孙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