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给兵圣孙子布下陷阱?

 共同成长888 2016-01-13

 吴军中,王弟夫概就是这样认为的,再次求战:出动自己所部,擒贼先擒王,直击囊瓦中军!

谁知吴王军令颁下,严令夫概按兵勿动

夫概心怒:肯定又是孙武的点子,一个标准的书生,哪能当真一切都听他的?这样把战事磨蹭下去,何时能打到楚都?

命令来自吴王,夫概只得强忍,等着吧,总有快意挥戈的一天。

在孙武看来,决战时刻还未到,楚军锐气并未完全消磨,此时决战等于死打硬拼,战损必大,不利于将来向楚都的进军。

楚军统帅囊瓦这次看似暴怒求战,实际经过深思熟虑的。

与吴军一再吃亏落败,使囊瓦不得不细心起来,他仔细回忆了两次遭袭的经过,对吴作战风格有了个大致概念:无非从左右两翼侧袭而已,最初是如同打水漂,一沾即去;二次是横穿而过,并不敢设阵恋战。

下次?不外乎变个方向,还是老套路,沾了便宜就走人。

怎么能将来袭的吴军留下来?这点难题还难不倒十万大军统帅,囊瓦在部署部队张网时暗留了后招:给吴军设个大陷阱!

先布下个诱饵:吩咐前军左右张势时,囊瓦给左军密令,进军速度不必与右军及中军同步,要快一点,有意给吴军留下那么一段看得见的脱节――这是陷阱的入口。

侧部队令:大军通过后,人工加深战车车辙,决不让进入包围圈的吴军再次穿过,车需要道路,囊瓦实际上就是在封死吴军轻型兵车的逃路。

自己则率主力中军,等吴军入网之后,急速堵上缺口,然后全军合围,掉入陷阱的吴军还能飞到天上去?

那时将如同狮子博兔一般,将讨厌的吴国轻兵撕得片甲不存!

两军对垒,士兵斗力,将领斗勇主帅斗智。

孙武清楚囊瓦急于找回一局的心态,必会全力前扑,脚跟失据。作为对手,需要找到楚军脱力点,给予迅速的一击,使其还手不及。

现在还远未到决战时刻,还继续消磨楚军士气,兼带等待陆续赶来的更多楚军

吴军沾了便宜之后立即退避,这时的楚国人会一厢情愿地认为“钓”住了吴军这条难捉的游鱼,楚国各权贵就更有可能争先恐后前来赴战,以求分得一杯羹。

孙武认为:这种战局,兵力不是关键,控制战节奏才是关键,战术服务于战略,而吴军战略目的是一举摧毁楚军有生力量,避免形成持久战,所以必须控制打击的力度,一旦劲使过了,就会给将来下大患。

即便楚军大部溃散,余部能够节节抵抗于进军楚都途中,也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战事一旦拖延,给了楚国举国动员的时间,吴军的胜机将极为缥缈,两国的战争动员能力毕竟不是一个级别。

完胜唯有一途:一举摧毁楚军主力!至于是否灭掉楚国?那就不是军事家考虑的问题了,那是政治家的事,具体说是阖闾考虑的问题。

孙武坚持他在兵法中所述:攻其备,出其不意。

楚军按照计划推进了,正面好似止步不前,两翼却远远张开,拉网般罩向吴军。

左翼楚军依照囊瓦的军令,有意在背后留下了二里左右的缺口,囊瓦的中军磨蹭前进,保持这种态势,现在就等吴军钻进来了!

可是,大军展开许久却不见吴军踪影,莫非吴军得到军情,不敢来袭了?

吴军其实就在楚军的大网正中央!

这次吴军潜伏在楚军正面的一片小树林后,对楚军派出的探子,一概接收,坚决砍掉,这不是刻意涉险求胜,楚军阵式张开那一刻,孙武就清楚了囊瓦目的所在,只要吴军不动,反而是最安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