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5后”的初夜年龄熔断了谁的心电图?

 guanzzcl1949 2016-01-13
进入2016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及晚婚晚育假正式取消,新一代年轻族群的婚恋状态、行为以及态度受到舆论关注。并一次又一次的成为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按照澎湃新闻网的报道,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发布了《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晚婚目前已成为国人婚恋状况中的常态。根据统计数据,全国各省份地区被调查者的初婚年龄在22岁—28岁左右,而第一次生育年龄则集中在24—30岁。对于这样的数据,其实不调查也能猜个十之八九,平均值其实只是个参考,在一线大都市里,对于三十岁结婚结婚的群体,基本上是稀松平常,可能稍微落后的地区,结婚年龄比较早一些,但是平均结婚年龄基本上属于一个空位的节点,同时也是很多年轻人比较困乏的的一个时期。

  与此同时,另一则数据或许更戳痛一部分人的内心,按照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18岁之前遇到了人生中的初恋。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恋爱年龄差异较大,且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1985年前出生的人群第一次恋爱年龄最晚,平均在19.19岁。而“90后”特别是“95后”第一次恋爱年龄较早,分别为15.18岁和12.67岁。而首次性行为年龄在较发达地区以及年轻族群中相对偏低。其中,港澳台地区较早,平均发生在19.24岁,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则都在22岁之后,其他地区差异较小,总体上较发达地区第一次性行为年龄较早,性观念更开放。而“90后”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78岁,“95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次性行为是17.71岁。

  一边是晚婚晚育,导致人口的老幼更替接不上茬,另一边是刚刚步入高校,即将步入社会的95后们逐步解放出来,早早的就贡献出了自己的初夜,不管数据真伪,或许社会不同的层面信息的反馈,也能略知一二,那些个穿校服的屁孩子们,搂搂抱抱已经成了常态,包括手机电脑的普及,各种信息的覆盖,使得孩子们更容易提前了解更多信息,对于性的萌发,对于恋爱的向往,更是充满太多急切和冲动,所以对于数据的节点来讲,可能实际情况比调研数据更提前,不用惊讶也不用害怕,这是信息高速发展,社会野蛮生长的必然结果。不过就算如此,这样的数据。这样的背景,也会熔断不少人的心电图。

  熔断01:95后的父母们为何隐隐作痛?

  不管是数据上事实,还是现实中的现象,都在无形中考验着95后父母的的胸襟,思想解放的速度如果跟不上孩子的行为模式,就会陷入痛苦不堪重,所以很多时候,95后的父母们也是比较担忧,担忧过头就会形成隐隐约约的阵痛,直到熔断,成为一种不可逆转,只能硬深深接受现状,除此以外,别无它法。

  熔断02:既然早开苞,就要早结果,给二胎政策更多希望

  按照新闻报道的逻辑,一边对于晚婚晚育存在担忧,一边有时爆料95后初夜比较早,貌似在暗示,既然早开苞,就要早结果。当然回到现实中,不管是二胎政策也好,还是情窦初开的较早也好,都在潜移默化为二胎进行支援和表态,因为要想生二胎,结婚早也是一个指标,如果结婚晚,即便有经济实力,生二胎的概率就会很明显降低,具体原因不解释。

  熔断03:95后的前卫,85后的郁闷,代沟之外熔断的更是内心的孤独寂寞冷

  对于85后的单身狗而言,其实在看到95后的前卫思潮,很容易形成内伤,因为95后恋爱早,初夜早,85后恋爱晚,结婚晚,面对二胎政策更是无力回天,所以对于这两代人而言,存在的不只是代沟问题,更多的是85后存在的孤独寂寞冷比较焦灼,因为不管你嘴再硬,没有结婚是事实,没有生孩子是事实,没有二胎计划更是事实,所以熔断内心的小九九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结语:95后的初夜,85后的寂寞,熔断的是心电图,打破的是二胎梦。(姬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