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对联故事(共九则)一、神童巧对 纪晓岚自小就聪敏异常,在父亲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能诗善对,常与当时的文人来往,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有一天,有个朋友来访纪晓岚的父亲不遇,便借机一试神童的功夫。客人说: 客来茶当酒; 纪晓岚当然知道父亲那个朋友的意思,立即答道: 宾至月为媒。 客人大感惊奇,对其赞不绝口。随之,又指着屏风说: 屏上画梅,日日摇,风不动; 此时,一穿着绣花鞋的丫环走过,纪晓岚笑道: 鞋头绣菊,朝朝晒,雾难开。 客人听了高兴而去。 二、对句解面壁 苇子织席席盖苇; 纪晓岚一看,就知哥哥留堂的原因,便进内对老师说道:“先生,我能代兄对下联吗?”老师点了点头。纪晓岚看了看手中的牛皮鞭,慢慢念道: 牛皮拧鞭鞭打牛。 老师心中赞赏,便放他们回家去了。 三、老师不再责罚 幽斋; 纪晓岚应道: 茅庐。 老师道: 开窗; 纪晓岚又应道: 闭户。 老师再说道: 读书; 纪晓岚再答道: 写字。 老师说道: 幽斋开窗读书; 纪晓岚笑答道: 茅庐闭户写字。 老师见他对的好,也不再责罚。 四、先生气跑了 有一次,纪晓岚在学堂后院里掘了个洞,将家雀养在其中,外面便用砖头盖着。不料被石先生悄悄跟踪而发现。待纪晓岚走后,石先生将家雀打死,仍以砖头盖上,并在上面写着: 细羽家禽砖后死; 第二天, 纪晓岚见状,便知是石先生所为,就在旁边写下: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到后,怒问纪晓岚:“你怎么骂先生,快说?” 纪晓岚道:“我没有骂先生呀!我仅是对了您的上联。你看,细对粗,羽对毛,家对野,禽对兽,砖对石,后对先, 死对生,不是很工整吗?”石先生当时气得发昏,可又无话可说,一怒之下,只好打起行礼辞馆回家去了。 五、巧对药联 祖传狗皮膏; 城中的才子争相观望,但都没对出好下联来。纪晓岚刚从姨母家玩耍回家,路过这里看见上联,忽地想起一个江湖郎中所叫卖的药,便对上了下联: 秘制乌须药。 六、连对乾隆 烂石山, 山上石稀烂铁硬; 过了不久, 他们来到响水桥头, 纪晓岚灵机一动说道: 响水桥, 桥下水滚响冰凉。 乾隆皇帝一愕,连声赞道:对得好,对得好,纪爱卿果然高才。 那时令,正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乾隆皇帝望着池中莲花,不禁吟道: 池中莲苞攥红伞, 打谁? 纪晓岚表面上装作没事一般,暗地里却四处打量,忽见前头有一丛剑麻,心中一亮,就信口吟道: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行止间,到了古朴奇特的八方桥,乾隆皇帝又吟道: 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纪晓岚顺口答道: 万岁爷,爷万岁,跪在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皇听后,龙颜大悦。 七、招牌巧对 一次,纪晓岚陪伴乾隆皇帝来到杭州,见满街满巷都是店铺及招牌, 乾隆皇帝心生一计:何不用这些招牌来做联句,让纪晓岚来对呢。微笑间, 乾隆皇帝望着一招牌吟道: 黄杨木梳; 转头便对纪晓岚说道:“纪爱卿,这不就是半联吗?” 纪晓岚笑了笑,指着前头一家小店道:“皇上请看!”乾隆皇帝抬头一望,只见招牌上写着: 白莲藕粉。 乾隆皇帝点头笑道:“两家一凑,可成了妙对。” 再前行间,又见一装裱店,乾隆皇帝再吟道: 精裱唐宋元明历代名人书画; 纪晓岚忙道:“皇上, 这也是上联? 臣万万也对不上。” 乾隆皇帝笑道:“卿家, 别急别急”。 行不多久, 来到了一家药铺前, 纪晓岚眼前一亮, 对乾隆皇帝道:“皇上,下联已经有了”: 采办川广云贵各省道地药材。 乾隆皇帝笑道:“卿家这种奇才, 去到那里都行。” 八、皇上的上联有了下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当他欲再写下联时, 却怎样也不能成对, 只好怏怏而回并下诏求对。众大臣苦苦思索,均不得要领。过了数日, 纪晓岚路过大佛寺庙,灵机一动, 便对乾隆皇帝说道:“皇上的上联, 可有下联了。”乾隆皇帝大喜, 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乾隆皇一听, 拍手叫好。后来天然居的老板命人将乾隆皇帝与纪晓岚的合作对联刻在酒楼上, 生意更红火了。 九、都是一百四十一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十为花甲, 重开即一百二十, 再加三七二十一, 恰好是一百四十一。乾隆皇唱完上联, 却怎样也想不出下联, 焦急间向纪晓岚连使眼色, 纪晓岚便脱口道: 古稀双兴, 内多一个春秋。 乾隆皇大笑道:“对得好, 正合朕意。”七十为古稀, 双兴便是一百四十, 再加一个春秋, 也恰恰是一百四十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