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激扬文字 2016-01-13

兴城古城又称宁远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位于辽宁省兴城市老城区中心,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兴城古城是是唯一一座方形卫城,城墙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城中心设有钟鼓楼,城门外筑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仍筑有炮台,用来架设红夷大炮。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兴城县 志载历史上兴城这个名称最早的纪录在辽代,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设兴城县(治所桃花岛郡今钓鱼台街道海口),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那时与许多同命运的小城一样默默无闻,直到了凤阳出来那个朱熹皇帝的时候,开始著名的'汉墓唐塔朱打圈'大修各地城池堡台以做防御,明宣德三年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题奏兴建,割锦州、瑞州之地,于曹庄、汤地之北设宁远卫所修筑宁远卫城,就是宁远这个称呼最早的来历。(后于1915年因与湖南、山西等地宁远重名改回称兴城。)并于同年得到批准,是年即进行施工,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建成了分内外城的宁远城,大约外城位在各内城门外一里,此当合内城周长五里外城周长九里之说,外城门四座:东为安远,南为永清,西为迎恩,北为大定。内城门四座:东曰春和,南曰延珲,西曰永宁,北曰威远。都督焦礼,后于城内修建街道,建成钟、鼓二楼。但这可不是督师的宁远卫,它在百年后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二十八日内外城均毁于大地震。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8年),女真族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发动叛乱攻明,四十七年三月,萨尔浒之役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天启元年三月,沈阳、辽阳俱被后金攻陷,后金尽有辽河以东之地,明廷震撼。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历史建制

兴城古城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是辽东地区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辽圣统和八年(公元990年)始称兴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政府在此设卫建城,赐名“宁远”,明代兴城古城称宁远卫城,清代称宁远州城,民国三年(1914年)重新启用兴城之名,延用至今。

兴城古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天启六年(1626年)和明天启七年(1627年),明守将袁崇焕以不足两万人兵力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次进攻,史称“宁远大捷”。

建筑格局

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为宁远卫城,清代重修,改称宁远州城。宁远古城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今江陵县城)和山西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宁远城呈正方形,城墙高8.8米,周长3200米,四城设门,城内正中有钟鼓楼一座。宁远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有明代祖氏石坊和文庙等古迹。明代,宁远古城为边防重地,明将袁崇焕驻兵于此,屡败清兵。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1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13万围攻宁远城,身负重伤而败退。天启七年5月清太宗统军再攻宁远城,再败城下。是五百年前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经历了570多年的风雨浸蚀和战争摧残,外城现已无存,内城经历代维修,基本保持原貌。

兴城古城略呈正方形,城的四面正中皆有城门,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基砌青色条石,外砌大块青砖,内垒巨型块石,中间夹夯黄土。城上各有两层楼阁、围廊式箭楼,分别各有坡形砌登道。以前分外城和内城,外城已倒。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之后不久身亡。东南角建魁星楼一座。城内东、西、南、北大街呈+字形相交,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与四座城门箭楼遥相对应,显得威严壮观,气势巍峨。

古城城门有四:东曰春和;南曰延辉;西曰永宁;北曰威远。

钟鼓楼在中街为战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晓更辰所用。

鼓楼楼高17.2米,分为三层。基座平面为正方形,高如城墙,下砌通向四条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大青砖砌成,分东、西、南、北各筑拱形通道。上为两层楼阁,第二层外部游廊悬挂历年来兴城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图片。内部辟为兴城出土文物陈列馆。展出'红山文化'时期(约五六千年前)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骨针、陶器、刀币等珍贵出土文物。还架设一面巨型牛皮大鼓。大鼓直径2.25米(整张牛皮绷制),实为全国罕见。三层为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军蜡像馆。此蜡像经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人物表情丰富细腻、栩栩如生,似乎正在向人们宣布'我与此城(宁远城)共存亡'的决心。周围廊式,歇山卷鹏、飞檐凌空、朱廊画栋,西北开函洞小门,有石阶可上下。当登上鼓楼,古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今天的辽宁省兴城市,即明清两代的宁远州城,是我国现存古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其内城呈正方形,南北长825.5米,东西长803.7米,全高10.1米。四门,门上有城楼。门外有瓮城。城内有十字大街,正中有一座鼓楼,南大街有祖氏牌坊(祖大寿和祖大乐)。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努尔哈赤丢了半条命都没攻下的海边小城

明军以少胜多,重创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后金军

宁远之战是天启六年正月(1626年)明朝和后金之间进行的一场战役,明军总兵力不足二万,后金军队号称20万,实际13万,最后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兵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战胜后金军。在宁远之战中,明军在主战场—宁远城获胜,而在分战场—觉华岛失利,但总的说来胜利是主要的,所以明朝称这场胜仗为“宁远大捷”。

据记载:

正月十四日,敌酋努尔哈赤率诸王大臣,统领13万大军,号称20万,往攻宁远。十七日,西渡辽河。八旗军布满辽西平原,清官书称其前后络绎,首尾莫测,旌旗如潮,剑戟似林。八旗劲旅,雄伟壮观,军容强盛,扑向宁远。

正月二十二日,袁崇焕守城部署刚刚就绪。他与几个幕僚至鼓楼,同朝鲜使臣翻译韩瑗等谈古论今,镇静如常。他先令兵民“偃旗息鼓待之,城中若无人”,静待后金兵近城池。

二十三日,八旗军穿过宁远城东五里处的首山与螺峰山(窟窿山)之间隘口,兵薄宁远城郊。努尔哈赤命离城五里,横截山海大路,安营布阵,并在城北扎设统帅大营。努尔哈赤在发起攻城之前,释放被虏汉人回宁远城,传汗旨,劝投降;但遭到袁崇焕的严辞拒绝。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放捉获汉人,入宁远往告:“吾以二十万兵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宁远道袁崇焕答曰:“汗何故遽加兵耶?宁、锦二城,乃汗所弃之地,吾恢复之,义当死守,岂有降理!乃谓来兵二十万,虚也,吾已知十三万,岂其以尔为寡乎!”

袁崇焕断然拒绝努尔哈赤诱降之后,命家人罗立等向城北后金军大营,施放西洋大炮,“遂一炮歼虏数百”。后金军不敢留此驻营,将大营移到城西。努尔哈赤见袁崇焕既拒不投降,又发炮轰击大营,命准备战具,次日再攻城。

二十四日,后金兵推楯车,运钩梯,步骑蜂拥进攻,万矢齐射城上。在城堞上,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皮。明军凭坚城护卫,既不怕城下骑兵猛冲,又能够躲避箭矢射击。后金集中兵力,攻打城西南角。左辅领兵坚守,祖大寿率军应援。明军用矢石、铁铳和西洋大炮下击。后金兵死伤累累,又移攻南城。后金军在城门角两台间火力薄弱处凿城。守城军“则门角两台,攒对横击”。明军以城护炮,以炮卫城。都司佥书彭簪古指挥东、北二面大炮,罗立指挥西、南二面大炮,“从城上击,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后金兵顶着炮火,用楯车撞城;冒着严寒,用大斧凿城。明军发矢镞,掷礌石,飞火球,投药罐;后金兵前仆后继,冒死不退,前锋挖凿冻土城,凿开高二丈余的大洞三四处,宁远城受到严重威胁。袁崇焕在严重危急关头,身先士卒,不幸负伤,“自裂战袍,裹左伤处,战益力;将卒愧,厉奋争先,相翼蔽城”。在城危之时,袁崇焕命官兵用芦花、棉被装裹火药,号“万人敌”;又以“缚柴烧油,并搀火药,用铁绳系下烧之”;并选50名健丁缒下,用棉花火药等物烧杀挖城墙的后金兵勇士——“火星所及,无不糜烂”。据明方塘报记载:“贼遂凿城高二丈余者三四处,于是火毬(qiú)、火把争乱发下,更以铁索垂火烧之,牌始焚,穴城之人始毙,贼稍却。而金通判手放大炮,竟以此殒。城下贼尸堆积。”这一天,后金军攻城,自清晨至深夜,尸积城下,几乎陷城。

二十五日,后金兵再倾力攻城。城上施放炮火,“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后金兵惧怕利炮,畏葸(xǐ)不前,“其酋长持刀驱兵,仅至城下而返”。后金兵士一面抢走城下尸体,运到城西门外砖窑焚化;一面继续攻城。但攻不能克,乃下令收兵。后金军两日攻城,共折游击二员、备御二员、兵五百,攻具焚弃,丧失殆尽。努尔哈赤被迫停止攻城,退到西南侧离城五里的龙宫寺扎营。

二十六日,后金兵继续围城,明兵不断发射西洋大炮轰击。努尔哈赤无计可施,便改变进攻策略,命武讷格率军履冰渡海,进攻明军储存粮料基地——觉华岛,并取得胜利。

袁崇焕刚击退后金军进攻,派景松和马有功,将他们从城上系下,疾驰山海关,报告经略高第战况。高第派人急驰奏报朝廷:“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分兵一枝,攻觉华岛,焚掠粮货。”

宁远之役,后金某重要人物为明炮弹击伤。各书记载略异:

明天启年间购自澳门、葡萄牙制造的红夷大炮在本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明蓟辽经略高第奏报:“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

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记载:“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朝鲜李星龄在《春坡堂日月录》中载述宁远之役,现抄录于后:“我国译官韩瑗,随使命入朝。适见崇焕,崇焕悦之,请借于使臣,带入其镇,瑗目见其战。军事节制,虽不可知,而军中甚静。崇焕与数三幕僚,相与闲谈而已。及贼报至,崇焕轿到敌楼,又与瑗等论古谈文,略无忧色。俄顷放一炮,声动天地,瑗怕不能举头。崇焕笑曰:‘贼至矣!’乃开窗,俯见贼兵,满野而进,城中了无人声。是夜,贼入外城,盖崇焕预空外城,以为诱入之地矣。贼因并力〔攻〕城,又放大炮,城上一时举火,明烛天地,矢石俱下。战方酣,自城中每于堞间,推出木柜子,甚大且长,半在堞内,半出城外,中实伏甲士,立于柜上,俯下矢石。如是层〔屡〕次,自城上投枯草油物及棉花,堞堞无数。须臾,地炮大发,自城外遍内外,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贼大挫而退。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老将横行天下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努尔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mènhuì)而毙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