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伦多4千呎大宅见闻的反思:华人父母别冠冕堂皇啦!

 yezhu8888 2016-01-14


(《加拿大号角报》授权转载;更多内容请登陆网站)


我和朋友刚从近年很多华人聚居的大多伦多烈治文山豪宅走出来,即时感觉有千斤铅块、压在心头。


评论已开,大家可发表观点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即可


华人豪宅见闻反思:房内情景,惨不忍睹


这是一间四千呎大宅,偌大的大厅除了一台大电视外,只有四面墙壁。奶白色的地毡上,有着明显的污渍;另一角散放着啤酒瓶、汽水罐及空饭盒。。。不难猜到屋主已经搬走。


楼上几个房间的门都是虚掩的。每道门上都有显眼的破洞,是发洩?还是打斗遗留下来的「伤痕」?


没有答案。


友人正打算折回、放弃参观的时候,经纪怂恿说:「既然来到,就要细观全貌,推开房门看一眼不打紧。」


接着,补上了一句:「记住,是看房,把其他甚么都当成透明就是了。。。」话还留在空气中,房内情景即现眼前。


宽大的主人房内,男男女女倒睡在地毡上;另一旁,还躺着一个抱着酒瓶和手提电脑的男生。


经纪对此视而不见;但我们却有惨不忍睹的惊叹,非要立时离开不可。


独立生活,孤独成长


回家路上思潮起伏,脑海不断浮现刚才那群年轻人的模样。


他们的父母可知道自己的儿女如今的状况?在毫无选择下,孩子被父母带来了这个世界,同样,今天好些孩子跟随父母走上移民路。


父母先会扣上冠冕堂皇的帽子:移民是为孩子铺路、为下一代开拓新天地;可是,这些年,不少父母亲把孩子安顿好了以后,便返回塬居地。


他们所持的理由就是:回去多赚些钱,好使一家人往后的日子过得更好。那么孩子呢?


就让他们在这边独立生活、独自成长,况且已留下一张大额附属咭、一辆名贵跑车,物质享受无缺。


信心尽失和自暴自弃


跟从事青少年工作的朋友谈及上述的问题时,他直言,十来二十岁的少年人,其实并没有长大;他们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独自面对茫然的新生活,心底渴求的仍然是父母的关爱。


孤寂空虚,令这些年轻人感到苦恼万分,纵使他们很想兑现承诺,领到一张可以让父母拿来炫耀的大学毕业证书;可是,在短期内,跟上全英语的学科课程并不容易。


有些少年人无法消除一开始已有被抛弃的感觉,渐渐地失去信心,之后变得自暴自弃,先是逃避校园生活,后是换上另一种度日方式:招聚同声同气、同病相怜的同龄同伴在一起玩乐。


晚上游走于高级食肆餐馆、电影院、卡拉ok、酒吧之间。青葱岁月,就这样在疯玩、昏睡中流失。。。


回想在大宅内所见到的一幕幕,唏嘘不已,能单单责怪孩子不懂事、不自爱、不上进、不体贴父母的心肠吗?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可以表达自己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