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须「心药」医,试试洋参与三七】

 岚山1 2016-01-14

当人们听到「心病还须心药医」的时候,往往会认为是因伤心事导致郁证时需要心理开导。事实上,人体的心脏也会有功能性及器质性的病变,这种病变难道就不是「心病」吗?

我们也知道,人体的心脏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着,而心脏在人体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在《黄帝内经》中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心脏一旦病了,对人体的伤害是极大的。那么,有没有一个比较好,而且又操作性很强的心脏保养的方子呢?答案是肯定的。人们所熟知的三七和西洋参就是保养心脏的简易小偏方。

为什么要用三七和西洋参呢?是因为这二者是一个极其团结的组合,三七化瘀通络,西洋参气阴双补,对心脏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养护。将三七和西洋参打成粉,然后将二者混合均匀,每天用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需要增减剂量,一般情况下,每天服用混合药末一克就行了,这个药方对经脉瘀阻、气阴两虚型的心脏问题尤其对症。

三七,属于名贵药材之一,乾隆御医黄元御曾对三七的作用如是说:“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中医近代第一人张锡纯对三七的作用更进一步描述道:“三七,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血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兼治: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病下血新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膜烂欲穿(三七能腐化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癥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敷之可消(当与大黄末等分,醋调敷)。”由此可见,三七这个药,作用极其广泛,但最主要的还是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后世中医学家对三七逐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即:三七,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吐血,咳血,衄血(就是鼻子出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病证。现代医学还认为三七具有抗炎、抗血栓、抗心律失常、抗肿瘤、镇痛、保肝等作用。

西洋参,就更是一个传奇了。顾名思义,西洋参来自西洋,但仍属于中药范畴,早在清代,大名鼎鼎的中医学家王孟英就开始使用西洋参了。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可广泛用于气虚阴亏,虚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等症。现代医学认为西洋参有抗疲劳、抗氧化、抗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还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也就是说,三七西洋参粉对于经脉瘀阻、同时气阴两虚的人使用效果极佳。但也有一些人不适宜使用三七西洋参粉,比如当患者因水湿过剩引起的湿邪蒙蔽心阳的情况,需要温阳祛湿,这个方子就力不从心了。还有孕妇则是不能服用的。气血亏虚所致的痛经、月经失调也不宜选用。同时,在服用这个方子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与喝茶和萝卜同饮或食用。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一点资讯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