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身关注每个人的“预防医学”专业

 许愿真 2016-01-14

  一到冬天,随着寒冷到来的,还有怎么也甩不掉的感冒。室内室外温差太大,出门打个酱油,回来可能就感冒了。本来就冷,加上感冒,就更让人难受了。这时候一定会有人在你身边说“不是让你预防感冒吗?怎么还是感冒了?”我们总是把“预防”二字挂在嘴边,可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预防”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因为有了它,我们的健康才有了更多的保障,那么,今天零点高三要将的就是与我们健康分不开的——预防医学。

  

  一、专业概述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运用基础科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规律,来制定疾病的防治对策,并通过实施公共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目的的一门医学学科。

  预防医学随着现代医学和统计学、微生物学的先后创立而逐步发展完善的。预防医学创立于欧洲,那时并没有专门的预防医学教育和专门从事预防医学的人才,而是由一般医护人员担任。

  一直到20世纪“一战”之后,由于对解决人群卫生问题的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欧美发达国家和俄罗斯都纷纷在医学院校开设了预防与社会医学系、公共卫生系等,主要进行学生时期和毕业后教育。

  

  “二战”之后,公共卫生医师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欧美各国和俄罗斯都开设了专门的公共卫生学院。我国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于动荡的战争年代,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预防医学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现在高校的医学院基本上都开设了这个专业。

  当代医学主要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部分组成,预防医学作为当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一起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当代医学科学体系。那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呢?

  临床医学室一门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学科,重点针对个体,以个体为研究对象;而预防医学则是一门以疾病的人群预防为目的,综合了统计方法、物理、化学、生物研究技术的学科,重点是针对人类群体,两者从不同角度有着共同的学科目的。

  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融于一体,到分工分明,再到整个发展的过程。

  二、师兄师姐学习经验及建议

  1、学习本专业的体会

  在目前,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学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业方向(二级学科,一般是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本科阶段所有方向都会有所涉及学习):

  a、卫生统计学,这是整个医学研究的基础学科,主要关注给予人群和大样本的医学科学问题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正如这门学科中所带有的“统计”二字,这门学科是一门相对偏向数学的医学学科;

  b、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可以说是公共卫生研究的基础学科之首,这门学科为基于人群的医学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并产出相应地科学结论;

  c、营养学,这个学科应该较好理解,着重于食品营养相关的机制和基于食品营养的卫生学——医学问题解决方案的学科;

  

  d、卫生毒理学,毒理学关注的核心是人群所暴露的外源环境(如环境污染,食品卫生问题,药物滥用等)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进行医学——生物学机制分析以及风险评估和预防医学策略的制定等等;

  e、妇幼卫生,关注人群中健康风险较大的妇女儿童的健康问题;f、卫生管理(还包括全球卫生、卫生政策等一系列相关学科),这是公共卫生中的“文科”,顾名思义是基于上述所有公共卫生学科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从而作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此外,还有一些较为小众的公共卫生学科,如老年病学等,这些学科有些情况下也会被划入其他医学院系中,且在目前并不是主流,在此处略过。

  上面说了很多有关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专业背景的信息,我想聪明的读者也能看出来,一个好的公共卫生的研究人员所需要的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简单地说是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大汇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习本身的高强度我想在其他几位医学同仁的都有提及,也不需要再次强调。

  而公共卫生的专业课本身相对前两者则是相对轻松的,不过,总的来说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学习压力还是很大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实习占很大比例,五年的医学学士学习生活中,临床医学见习有约1个学期,临床医学实习约3个月,专业实习(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等)1个学期,专题实习(毕业论文)1个学期,部分学校还会加长。总的来说,预防医学专业的学业还是很紧张的。

  2、课程学习感受

  预防医学专业跟其他医学类专业一样是五年制,不同的是,前两年时间是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年是临床医学课程,而第四年才开始真正学习专业内容,设计思路上遵循的事掌握理论基础再到专业实践是一个严谨的过程。

  大一主要学习的是基础科目。上半学期,主要是医学数学、医学物理、生物学导论、医学史、大学英语等等,基本难度不大,同学在这个学期要学会逐渐适应大学生活。这段时间大家可以有比较多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以丰富校园生活。

  但到了下半学期,就会接触到比较难的课程,这几门课程占学分高,而且记忆内容多,挂科率居高不下,要是想获得奖学金或者有意在大二转专业的话,这些课程一定要学好。

  

  大二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生理学、卫生统计学、免疫学、病理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课程多了不少。生物化学、生理学、卫生统计学、免疫学、病理学都是重点科目,难度也很大,平时要做好准备。

  卫生统计学是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里面的数理内容挺专业的,想学好要多上机操作。免疫、生理做的实验也不少,可以为以后的科研打基础。到了大二就接触了三个学期了,所谓第三学期就是把7月占用了当新学期,所以基本暑假就只剩8月了,第三学期多参加学院组织的实验活动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是去卫生局见习的话,大多是帮忙打杂工,不如去实验室转转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大三上学期主要课程是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寄生虫学、遗传学,这些都比较难。其中遗传是很难懂的科目,考试又没有重点,病生、药理虽然同样知识点多,但是因为比较有条理,挺好学习的。至于诊断学则是联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分高,学好了对下学期的内外妇儿都有好处。

  下学期是最艰难的时候,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卫生分析化学、医学影像、心理、神经,这些都是医学生必学的专业科目,更头疼的是其中七科联考(内科、外科、妇产科、神经、影像、卫生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内容多,要下苦功才行。经过三年的学习,对自己的定位也大致清晰。

  大三上学期开始分系,有预防、营养、妇幼、公共卫生管理,可根据大家的情况以及对就业理解选择,具体可咨询学院老师和家长,但总的来说,留在大预防的会占多数。

  大四上学期课程主要是在上半学期,是内外妇儿传染神经的见习,总的来说难度不大。下半学期开始主要学习专业科目。流行病学、毒理学,连同大四下学期学习的“四大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少儿卫生)、卫生管理构成公卫预防的核心,这些课程不但对理论记忆有一定要求,而且对实验操作有比较多的要求,在大一、大二学到的实验技能在这时候还可以派上大用场。

  

  在这期间需要考虑自身以后的发展方向,就业、出国、读研都是备选之一,如若没有清楚定位,在大四来临时将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到了大五,多数学生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日后发展的准备工作上,如准备招聘会面试、考研复习、托福雅思、公务员考试等等。需要提醒的事,在这个阶段,每位学生都必须谨记,人生道路是自己的选择,为自己负责,为所向往的未来奋斗是每位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

  3、学习本专业的能力提升

  临床医学所能带给人的能力提升,如思维缜密性、细心严谨、责任感、耐心等,公共卫生专业基本都能获得。此外学习公共卫生还能带来很多临床医学所不能带来的如大格局的思辨能力等。

  具有怎样的性格能力才会更适合选择此专业?学医最大的性格特征应该是爱心和责任感,对于公共卫生专业的同学而言,我个人认为好奇心也很重要。在能力方面,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

  此外,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不是个赚钱的行当,经济因素也可以作为能力的一方面考虑进来。

  ——

  微信公众号:零点高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