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 说明:本次作文训练意在指导学生在讲述一件事情或描写一处景物之后学会说点道理,也就是抒发一点自己的感悟,谈出能点明意旨的话。 教学环节一:技法点拨 什么是“道理”呢? 道理,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到的某种哲理,某种诗化了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作文中的“道理”呢? 作文中的“道理”,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现或表达自己的感悟。这种感悟注重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化——理性的升华,所以它有时会更有深度、更富情致,常常成为记叙文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或段落。 请看下面的短文:
有一只小虫子,误落水杯中,已经挣扎了两天,它总是一个劲地往下钻或左冲右突,希望找到或是撞开一个缺口逃出去。累了,就浮上水面透一口气,休息一会,再往下钻。它已经精疲力竭了。 其实,杯子口并未盖上,小虫很容易从杯口逃掉。 有时候,转个方向,往往海阔天空。
文中“有时候,转个方向,往往海阔天空”这句话,就是作者通过叙说故事而表达出来的一种感悟,而表达出的一点道理。此语一出,立即让人觉得文章意味无穷。 让我们回忆学过的课文《散步》的结尾:
再看学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是作者对亲身经历的这件事的感悟,也是这篇文章所要阐明的道理,给人启示,发人深思。 同样还有《紫藤萝瀑布》的结尾: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说点道理类”作文的特点: 或叙说一个故事, 或讲述一个事件, 或描述一种景物, 或吟咏一类物品。 然后,“亮”出一个精美的闪光的道理,抒发一种独特的感受。 也就是说,写这类的文章要有: 有清晰的文章结构:先细细地叙说,再精粹地点示。 要注意升华文章主题:诗化点题,精妙议论,升华哲理。 要注意语言的优美表达:有一点情感,有一点诗意,有一点写句技巧,有一点哲理显现。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写生活中的事件或生活中的现象,由此生发出带有哲理意味的感悟。
教学环节二:读美文
有一年,我在香港教书。
(技法点评:作者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娓娓道来,细细叙说,结尾两段表达出两个层次的“感”,倒数第二段是感受,结尾段是感悟,含义深刻,卒章显志,引起我们的共鸣。)
眼 ①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②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一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的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③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④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⑤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废,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⑥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暗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直又阔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憾了…… ⑦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 ⑧从后面赶上,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⑨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啊?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 ⑩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11“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12我走得快吗?我心中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真想伴他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13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那段对话。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哪里是宿店呢?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14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分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行的意义。 15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
(技法点评:这是个美丽的故事,开篇直接引入,写到被一个孩子明亮澄澈的眼睛吸引,接着又写到一个失明老人的眼睛和老人的一番话。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1—13段详细地叙说,结尾两段是感悟,通过精妙议论,诗化点题。)
作文题:一件事的启示 提示: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指导的内容进行构思,是不是把故事叙说完整,是不是在结尾亮出了一个精美的闪光的道理,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是否通过结尾的议论升华了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