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臭黄荆

 赵东华 2016-01-14
灌木,高1-3米;多分枝,枝条细弱,幼枝有短柔毛。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8厘米,宽1-3厘米,全缘或中部有3-5钝齿,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有毛,背面有紫红色腺点;有短柄或近无柄。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被柔毛,长3.5-6厘米,宽2-3厘米,最下分枝长0.5-1厘米;花萼杯状,长约2毫米,外面有毛和腺点,内面疏生腺点,顶端稍不规则5裂,裂片圆形或钝三角形,长不逾1毫米;花冠黄色,长3-5毫米,两面有茸毛和黄色腺点,顶端4裂略成二唇形,上唇1裂片宽,顶端截平或微凹,下唇3裂片稍不相等,中间1裂片较长;雄蕊4,2枚稍长;子房无毛,上部有黄色腺点;花柱长约4毫米。核果倒卵球形,长2.5-5毫米,宽2.5-4毫米,顶端有黄色腺点。花果期5-7月。

产四川、贵州、湖北及江西。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林中或林缘。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岷江流域。

根、叶、种子入药,能除风湿,清邪热,治痢疾、痔疮、脱肛、牙痛等症(《四川中药志》)。

本种似豆腐柴 P. microphylla Turcz.,但后者叶片较大,花序分枝较长,最下分枝长逾1厘米;花冠长约7毫米等性状可以区别。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臭黄荆

  • 分布区域

    江西、湖北、四川、贵州

  • 别    称

    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

  • 植物界

 
  • 马鞭草科

  • 拉丁学名

    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

  • 亚    科

    牡荆亚科

  • 采收和储藏

    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

折叠编辑本段植物信息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门英文名

Angiospermae

纲中文名

单子叶植物纲

纲英文名

Monocotyledoneae

目中文名

露兜树目

目英文名

Pandanales

科中文名

牡荆科

科拉丁名

Viticaceae

属中文名

豆腐柴属

属拉丁名

Premna

种中文名

臭黄荆

种拉丁名

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

生境

产四川、桂州、湖北及江西。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林或林缘。

海拔下限

500

海拔上限

10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内分布

江西省, 湖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贵州省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黄荆-中国药典

【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

【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臭黄荆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以根、叶入药。根四季可采;叶夏秋采收,均晒干。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 根: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痢疾,疟疾,风热头痛,肾炎水肿,痔疮,脱肛。 叶:解毒消肿。外用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根1~2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臭黄荆臭黄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魂药魂

折叠编辑本段臭黄荆·版本二

【拼音名】Chòu Huánɡ Jīn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臭黄荆,灌木,植株高1-3m。多分枝,细弱,幼时有短柔毛,老时无毛。单叶对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8cm,宽1-3cm,基部楔形,全缘或中部有3-5钝齿,先端急尖至尾状尖,两面疏生柔毛,背面有紫红色腺点。聚伞花序顶生,呈圆锥花序状,被柔毛,长3.5-6cm,宽2-3cm;花萼杯状,长约2mm,5浅裂,裂片长约1mm,圆形或三角形;花冠黄色

臭黄荆臭黄荆,长3-5mm,两面均被茸毛和黄色腺点,先端4裂,略呈二唇形,上唇1裂片宽,先端截平或微凹,下唇3裂片稍不相等;雄蕊4,2枚稍长;子房无毛,上部有黄色腺点。核果倒卵球形,长2.5-5mm,宽2.5-4mm。花、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止痒。主风热头痛;风疹篷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水煎洗。

【摘录】《中华本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