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放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大空间里,只能勉强让房间内达到中度/轻度污染,还是处于污染之中,只是降低并没有消除PM2.5的危害。 也就是,只有CADR值够高,才能在足够的空间内起到净化作用。否则整个空间的净化程度都会是有限的。 这一点,在前面对400元DIY空净器的解析中已经顺带揭示过。 可大部分的厂商都不会在显著的位置给出自己机器的数字,甚至根本就不给数字,或者以简单的出风量代替(之前我们知道,CADR值不等于循环风量,有一定的折扣)。 ![]() 像这样能在说明书的一个角落里给出CADR值的已经属于“良心厂商”。 ![]() 而目前,市场上这类偷换概念的现象十分普遍 有人花功夫做过统计,在电商平台上查看了120多款产品,却只有30款在不起眼的角落给出了CADR值,大部分还都是厂商自行标注的数据。 ![]() 那么,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什么呢? ![]() 一个新的行业标准即将启用,但这个新标准将只会是推荐性质的(GB/T),不是真正的强制性国标(GB)。仍然并不强制要求厂商检验、标注、标识自己机器的CADR值。 于是,得过且过的厂商们自然可以只需要根据市场营销的考虑,来随心所欲地决定公布什么样的数字。(还有的厂商操纵媒体刊发“CADR值无用”等奇谈怪论) 这样不透明的市场造成的信息失真失衡,恰恰给了卖方更多的机会售卖高价产品。 ![]() 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之所以如此混乱,老百姓之所以如此迷茫,最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此。 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看不见摸不着,连性能指标也同样看不见摸不着,能不迷茫么?能不困惑么? ![]() 所以,中国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常常雾里看花,要么花大把的银子买著名的品牌,要么在广告影响和市场人员的推销中懵懂而随意地选择。 ![]() 他们一方面希望被品牌引导,另一方面又怕被品牌误导。这就是中国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 在美国市场是怎样的? 本来,CADR值就是美国家电制造商协会(AHAM,Association of Home Appliance Manufacturers)的创举。 ![]() AHAM提出的这个测试方法于1988年被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所采纳为标准,成为国际公认的空气净化器效能最重要的检测指标。 ![]() 还会有的读者会问,CADR值怎么测试啊,厂家自己说了算么? ![]() 当然不是,厂商自己是可以测参数,但是有信服力的数据都是得交由第三方实验室测试给出的。 ![]() 作为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AHAM同时还搞出了AHAM-CADR值认证。符合AHAM标准的产品必须通过第三方实验室测试,并须每年复检,方可在机身和外包装上标注AHAM认证标志,以供消费者鉴别。 ![]() 另外,美国还有一些第三方产品测评机构,能够以非商业化的、公平的态度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独立评测,并且集中公布。 ![]() 比如美国的《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因为它是靠读者订阅生存的,所以公信力最强。该杂志每年都会推出一些详细的空气净化器评价报告。 ![]() 还有Consumer Search (http://www./) 这样的网站,可以便利的搜索各种家电的性能数据。选择净化器的时候,看这些机构的报告数据就可以做合理的选择。 ![]() 在中国怎样找到类似的数据? 既然如此,那么在中国有没有可以帮助消费者做出合理比较选择的数据呢? 说实话,有,但是很少,很稀缺。最关键的是不好找。 最主要的原因,正如之前文章介绍的,出风量很好测,一个风速仪量得出口风速(米/秒),然后乘以出口截面积,再乘以3600秒就可以得到小时风量了。 可是CADR值是需要在一个30立方米的实验舱,净化20分钟,再经过计算后才能得出的。 ![]() 这个门槛就太高了。所以除了厂商自己,只能是专业的测试机构能够出具。 ![]() 谁来出钱提供测试样品,谁来担负测试费用?这都是个问题。 因此,空净器CARD值,不但单体的数字难寻,批量集中对比的数据单更少见。是由第三方、有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实验室检验认定的那就更少了。 ![]() CMA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认可)的缩写。《计量法》规定:产品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获得强制认可资质,才能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其出具的盖有CMA章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贸易证明及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还是有那么一些数据的。只是他们大多隐藏在专业媒体、行业媒体乃至政府网站深深的不起眼角落里,以致绝大部分公众从未见过,一无所知。 ![]() 本篇的任务使命就是把他们全都挖掘出来,呈现给大家。 ![]() 对比测评:五份商业媒体,六份官方机构 放眼四顾,有一家IT网媒,在2013年底和2014年底,对空气净化器做过两次大型横评。他们是委托有官方资质的检测中心,分别测试了23款和20款空净器。另有一家IT网媒,在2015年初也委托测试了24款。 还有两家IT网媒,2014年底用土法自行测试了10款、11款空净器在相同条件下的净化时间,并搜集了这些空净器的官方CARD值数据供对比验证参考。 但是因为版权和其它问题,笔者的文章无法引用这些其他商业媒体五次横评的结果,很遗憾。 除此之外,其他媒体所做的所谓横评基本都属于小孩子过家家,专业、严谨、权威程度非常差。 ![]() 不过,还有六次公开的横评结果,由官方机构主持进行,数据属于公共领域,所以可以完整引用如下: 2013年5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托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对22款家用空气净化器进行对比测试。(见下图,下同) ![]() 2013年12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25款家用空气净化器。 ![]() 2014年2月,江苏省质监部门委托江苏省洁净仪器设备计量中心,对20款家用空气净化器进行对比测试。 ![]() 2014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委托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25款家用空气净化器进行对比测试。 ![]() 2014年12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再次检测25款家用空气净化器。 ![]() ![]() 最新的一次是2015年11月,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委托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对20款家用空气净化器进行对比测试。 ![]() 这就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家用空净器市场,除了商业媒体横评之外,可以找到并引用的全部第三方批量对比测试报告了。 ![]() 最完整的资料,才能有最客观的解读 这是由五家官方质监部门或半官方性质的消费者协会作为第三方,自主选择了一批品牌的空净器,委托有国家资质的国有事业单位检验中心作为第四方,出具具备法律意义的检测报告。 最后,由笔者作为媒体的第五方,在介绍解读文章中将以上所有的一百多款空净器的测试数据,全部收录进来,应该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公正、最客观、最全面的资料了。 数据看不清?不要着急,下一篇会专门刊出单独的型号与CADR值放大表格,并且进行详细解读的。 光看看下一篇的标题,你就能够知道文章绝对是冷峻、有料的: 《低端远大、高端IQAir都很坑爹,你知道么?》 请待今天晚上。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 |
|
来自: qingfeng18 > 《空气净化 抵御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