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3.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1)《左传》是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详赡,文采生动。 (2)《左传》的作者,传统说法是左丘明,疑点很多。现在学术界大多认为《左传》的作者应当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4.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5.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
|
来自: 昵称3018067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