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人士指出,园区污染问题屡禁不止,与园区危废处置能力较低、园区管理部门监管较为粗放、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因素有关。
利用处置能力跟不上产废市场需求。业内人士表示,大量需焚烧填埋危险废物因处置能力匮乏,超期超量储存;而大量危险废物因缺乏综合利用技术,占用焚烧填埋资源。
江苏省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企业内部危废暂存库普遍存在仓储能力不足、未密闭、未分类贮存、废弃未收集处理、地面未做防腐防渗等问题。“部分园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处置能力缺口较大,已有设施处置负荷不足,以副产品名义转移的废盐、废溶剂在部分园区普遍存在。”
监管能力跟不上精细化管理要求。化工园区所面对的危废物面大量广,《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有49大类400多种,《医疗废物分类名录》有5大类18种。江苏省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产废单位多达万余家,基本都属于省级监管重点源,管理名目多、要求高,管理部门很难兼顾。
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片区虽然成立了环保分局,但面对全面涉及的整治工作仍然显得人手不足,对待一些VOC气体治理、成分复杂的废水治理的具体过程中,专业能力成为明显短板,不得不完全依靠第三方专业机构,但如何选择和管理第三方机构又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此外,危险废物管理依据不足。比如,废物综合利用监管缺乏依据,实际流向存在风险,监管难度大。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为加强监管,对部分重点企业安装厂界大气监控系统,对VOC气体总量、酸性气体等24小时监测,但对VOC气体总量的排放上限要求没有法律和标准依据,现有的监测数据只能作为监管的参考,不能对企业形成足够的震慑。
重视程度跟不上固废管理新常态。地方政府危废处置还没达到治理污水和大气污染的重视程度,对危废处置设施的公益性认识不够,规划选址长期得不到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危废环境管理意识薄弱,企业危废贮存、申报、台账、管理不规范现象较普遍,部分企业甚至偷排偷倒。
连云港市化工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污染较严重的企业进行关停时,不但需要优惠政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县区资金比较困难,很多关停企业只能依靠行政推动,下达死任务来完成面广量大的企业关停。完成关停到位一家企业,从做业主思想工作开始,到原辅材料及产成品处理、债权债务清理、土地、资产等问题要解决,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