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帝国与朝鲜王国宗藩关系的建立

 邓超越梦想 2016-01-15

在明朝建立之初的二十多年间,明、北元和高丽在东北亚地区进行了数轮博弈,最终,明朝彻底摧毁北元,高丽大将李成桂反叛旧主,建立朝鲜王国,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开启了长达五百余年的中朝宗藩关系。


甥舅姻娅关系中的元朝与高丽

在大明帝国建立之初,朝鲜半岛上存在的政权是高丽王国,国王姓王,又称为王氏高丽。高丽王国在公元918年由王建创立,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崩溃后的五代时期,各路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西北和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也频繁南下,即使是宋朝实现了相对统一,但是始终未能恢复汉唐时期的辉煌。在这段时期,高丽先后与辽、金和蒙古接壤,在军事上处于下风。

在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高丽王国正式成为元帝国的附属国,元朝不仅在朝鲜半岛设征东行中书省,与高丽国王共同管辖国内事务,而且直接控制耽罗,也就是今天的济州岛,在岛上设耽罗军民总管府,驻军很多,还安置了一批流放贵族或重刑犯。


如今的旅游胜地——韩国济州岛

1274年,高丽忠烈王王成为忽必烈的驸马,此后历代高丽君主必须都娶蒙古公主为王后,高丽君主必须是蒙古公主的后代,并且必须在元大都依照蒙古族习俗长大成人后,才能返回高丽。在这种安排之下,历代元朝皇帝和高丽国王要么是舅舅和外甥,要么是岳父和女婿,结成了以亲缘为纽带的甥舅姻娅关系。

由于统治者之间的联姻,以及元帝国核心地带——华北和蒙古草原东部——与朝鲜半岛邻近,在近百年的时间里,高丽与元朝联系紧密。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在幼年时曾经被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今天韩国的“西海五岛”之一),对高丽王国颇有感情,登基之后宠幸一名来自高丽的宫女,掌权后将其立为皇后,这就是著名的“奇皇后”。


韩剧《奇皇后》剧照

奇皇后颇具野心,不仅在元朝宫廷内部争权夺利,而且纵容家人亲戚在高丽国内耀武扬威,一度想篡夺高丽王位。因此,在元朝末年,高丽与元朝之间的密切关系出现了变化。一方面,高丽国王从地缘政治和传统心态上继续保持对元朝的支持,另一方面,王族开始担忧与元朝的密切关系可能会威胁自身的地位。

左右摇摆的高丽

当大明帝国在南京建立时,已经立国四百余年的高丽王国派遣使者向朱元璋朝贺。1368年,明军占领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明军兵锋挺进华北之后,洪武二年(1369年)高丽王国正式向明朝称臣,建立藩属关系。此后,北元拥兵辽东,紧邻高丽,明朝也屡次出兵,双方都对高丽形成较大压力。同时,由于元顺帝与奇皇后的关系,高丽王国内部也分成了“亲元派”和“亲明派”,高丽的对外政策左右摇摆。

明太祖朱元璋对主动投靠的高丽王国十分重视,废除了此前元朝与高丽之间的联姻和民族同化政策,着力打造中朝之间以汉文化礼仪为基础的政治外交关系,将其作为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内,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典范。

洪武二年八月,朱元璋向高丽国王王颛颁布赐封诏书,诏称:

“咨尔高丽国王王颛世守朝鲜,绍前王之令绪,恪尊华夏,为东土之名藩。当四方之既平,尝专使而往报,即陈表贡,备悉衷诚,良由素习于文风,斯克勤修于臣职,允宜嘉尚,是用褒崇。今遣使赍印,仍封为高丽国王,仪制服用,许从本俗。”

同时,明朝向高丽王国赐金印,颁布《大统历》。洪武三年,高丽王国正式使用明朝年号,成为中国颁历授时,藩属尊奉正朔的开始。

然而,高丽此时仍是面服心不服。洪武四年,明军控制辽东,与高丽接壤;五年,明朝发动北伐,准备一举肃清北元残余,高丽则迫不及待地上书朱元璋,要求和明朝一起消灭仍滞留在耽罗的蒙古人,收复济州岛。

结果,明军战事不利,徐达在“岭北之役”(今蒙古国哈尔和林)惨败,数万精锐阵亡,一时间北边震动,元朝中兴的传言甚嚣尘上。高丽国内的“亲元派”死灰复燃,高丽征讨耽罗的计划也被暂停。

虽然明朝在北元那里吃了败仗,但是对付高丽还是绰绰有余,朱元璋要求高丽国王必须在明与元之间二选一,不能继续首鼠两端。最终,高丽国王派兵消灭了耽罗蒙古人,选择站在明朝这一边,但是也彻底激化了与亲元派之间的矛盾,第二年就遇刺身亡。

此后,高丽国内的亲元派与盘踞在金山(今辽宁北部及吉林、内蒙古一带)的北元势力纳哈出相互依托,与明朝关系若即若离,甚至一度恢复了与北元之间的关系。由于明朝南部仍未完全平定,西北战事频仍,高丽也没有彻底决裂,因此朱元璋一时没有对高丽大动干戈,只是拒绝高丽朝贡或者扣押其使者,以待时机。

最终臣服的朝鲜

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明军大军压境的逼迫之下,盘踞东北二十余年的纳哈出归降。次年,明朝宣布元朝所有领土全部归明朝所有,在原元朝辽阳行省双城总管府管辖地设置铁岭卫,要求高丽将其在元末趁乱占领的铁岭以北领土归还明朝。心有不满的高丽国王决心出兵进犯辽东,派遣早年从元朝叛归高丽的大将李成桂领兵出征。

常年用兵的李成桂知道明军的厉害,与明朝交恶必然失败,于是,率军走到鸭绿江畔之后毅然回师王京反戈一击,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并在1392年自立为王。李成桂称王之后,向明朝请赐国号和册封。

“钦蒙圣慈许臣权知国事,仍问国号,臣与国人感喜尤切。臣窃思惟,有国立号诚非小臣所敢擅便。谨将“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等号闻达天聪,伏望取自圣裁。”

然而朱元璋对叛元归高丽、又叛高丽自立的李成桂十分不信任,只是称,“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赐国号为“朝鲜”,批准李成桂改名为“李旦”,但是并没有册封其为朝鲜国王,甚至还经常中断向朝鲜颁历的惯例。不过,“朝鲜”就此得名。


李成桂

此后,朱元璋在世的十年间,李成桂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册封,对明朝上书时仍然使用“权知朝鲜国事”。

宗藩关系完全确立

1398年,建文帝刚刚继位,朝鲜国内发生了王权争夺。李成桂的第五子李芳远发动叛乱,逼迫李成桂传位给第三子李芳果,1400年又发动二次叛乱,自立为王。驱逐父兄的李芳远迫切希望获得承认,此时,正值明朝也发生了皇权之争,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靖难之后,居于南京的建文帝意识到朝鲜的重要性,担心李氏支持燕王,因此改变了对朝鲜的态度,明朝关系由此改善。

永乐皇帝继位之后,朝鲜对这个多年来雄踞华北的皇帝颇为忌惮,为了国家利益,主动停用了建文年号,按照朱棣的命令,当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年。

经此两国国内政权更迭之后,大明帝国和朝鲜王国各取所需,双边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从永乐年间开始,明朝每年向朝鲜颁发一册黄绫面的王历《大统历》,一百册民历。王历是明朝亲王的专用历,表明从永乐朝开始,朝鲜国王享受亲王待遇。

至此,大明帝国和朝鲜王国两百余年的宗藩关系完全确立,随后为大清帝国继承,又延续了两百多年,直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于日本,才告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