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取字

 哈哈哈哈lcsmn5 2016-01-15

为什么取字

在周代,贵族男子年满20岁要举行加冠仪式。《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而字,《穀梁传·文公十二年》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意思是将垂发束起来挽在头顶,戴上冠,用簪把冠和发髻固定在一起,然后由加冠嘉宾根据他名儿的含义起一个字,从此,就列入丈夫行列了。

为什么男子成年要加冠取字呢?因为名儿是父亲起的,是幼年用的;长大成人了,别人不宜呼叫他的名儿,所以得另取字。《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行过冠礼并为自己取个,自此即表示他已是个成年人了。

另外还有一层原因。周人有避讳的习俗,人死之后,为了对他表示尊敬,就不再称他的名儿,为长远计,所以成年之后,就敬名称字了。

然而《礼记·冠义》还说,加冠取字,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意思是说加冠取字后一个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能被称为真正的人,然后才可以治理别人。原来这冠而字并不仅仅为敬名称字,还另有深意。它是贵族阶层中,对一个成年男性承认并接纳为正式成员的一种表示,自此之后,便可以让他治人。所以儒家把冠礼看作是礼之始,冠礼也成为华夏礼仪的起点。

时移世易,发展到后代,取字的深层次含义被过滤去了。人们取字,只是为了参与社会交际,所以也用不着隆重地举行冠礼了。起码由唐代起,连知书达礼的人家,对举行冠礼取字一事,都颇感不合时宜了。

取字原属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为知识阶层的事,而一般下层劳动人民还不得染指。宋代还不准下层社会的人取字。到了明清时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几乎无人无字。尽管也遭到文人士大夫们的抨击和嘲讽,但取字的习俗,还是被普遍推广开来。

上古的贵族女子,原本也起字。《礼记·曲礼上》说:女子许嫁而字。就是说,当女子成年许配人家时,把垂发挽在头顶,用笄别住,并给她取字。这一礼制,秦汉以后没承袭下来,但在汉语中却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说女子已有婆家,叫作已字已字人;没找婆家,则称待字闺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