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都舍不得杀的人,竟被锦衣卫活埋雪中!

 邓超越梦想 2016-01-15



解缙是明初声名鹊起的才子,明朝遗老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记载:“年十九举进士,倚待辄数万言,未尝起稿,善为狂草,挥洒如雨风。才名炫赫,倾动海内。”


万历时的状元焦竑,在《玉堂丛语》中这样评价他的才华:“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这是把他和西汉的文学家东方朔比较。



解缙为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太祖朱元璋对这位青年才俊很是爱重,对他说:我和你从道义上说是君臣,从恩情上说犹如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他为皇帝的真心所感动,立即上了一封万言书——《大庖西上封事》,大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意,言辞颇为直率尖锐。


比如解缙在万言书中说,法令屡屡更改必然导致人民疑惑,刑罚太繁苛必然导致人民玩忽。从国初至今二十年,几乎没有不变的法令,几乎每天都有错误的官员。


这话的分量很重,直击要害,却没有激怒朱元璋,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他讲究技巧,把责任都推到臣下身上:“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也!”


朱元璋看了这份万言书后,不但没有光火,反而称赞他“有才”,只是“年少而语夸”。



解缙是才子,行事异于常人,洋溢着真性情,人们说他重义轻利,笃于故旧,乐于引荐士人,他常常对人说:“宁为有瑕玉,不为无瑕石。”这可以看做他的自况,是一块有瑕疵的美玉,而不是一块无瑕疵的石头。


人们出于景仰,向他索取诗文墨宝,每天络绎不绝,他是来者不拒,从来没有厌倦的意思。友人提醒有些人不应当给予,他笑着说:“雨露岂择地而施哉?且人孰不可与进者?”一派名士风度。


他历事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受到三位皇帝的刮目相看,在建文、永乐的鼎革之际屹立不倒,得以进入内阁,参预机务。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亲自主持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


这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在世界文化史上,《永乐大典》被誉为编纂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百科全书。



然而有句话说的好:文章自古憎命达,从来才命两相妨。历史总是冲突不断!你有才是吧?你受天下景仰、士林推崇?好,我就不让你如意。


永乐八年解缙人京奏事,正遇成祖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高炽而返。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成祖为此震怒。


当时解缙已同检讨王到广东去了,一路上,他俩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疏上,成祖愈怒,诏令将解缙逮捕入狱。


缙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并株连多人。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上囚籍,成祖看到有解缙的名字问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缙犹在耶?”


纪纲一贯草菅人命,深为解缙憎恨。因此,他怕成祖赦免和启用解缙,便赶回狱中,假意置酒祝贺,将缙灌醉,活埋于雪中而死。那时,解缙才47岁。


解缙被害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流放到辽东,一代大才命运至此,令人不得不感慨叹息。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fu@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