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老街

 苏迷 2016-01-15
太平老街,位于碧波荡漾、水丰鱼美的阳澄西湖右岸,不足百户的原住居民社区,仍保留着质朴、随和、亲切恬淡的宁静,尽享与世隔绝般的安详。
  由南向北的老街并不长,灰墙黛瓦的老屋次第相连,王家、华家、邢家与其它普通民宅和合而居,缘水而筑,跨河越溪,在一棵宋代银杏下华丽收场。虬枝纵横的古树冠盖云天,护祐着年代久远的太平禅寺和老井。古寺里终年香火不断,老井中清泉甘甜。古树为江南银杏之最,相传为宋朝王铎手植。
  王铎生于宋大观二年(1108),字吾护,是宋南渡太尉公王皋次子,官至尚书郎,为“三槐堂”王氏中沙始祖。居荻川,守父业。古树下有间小店,一侧的门楣上钉着“王皋后裔故居”的蓝底白字铭牌。像这样的牌子,老街上有好多处,既是对控保建筑的一种提示保护,也是对先辈的怀念和敬仰。
  王皋(1081-1156)的曾祖父王旦是宋真宗时宰相,祖父是工部尚书王素,父亲王巩是苏轼好友,官至宗正丞,后受苏案牵连被贬。自幼聪慧的王皋勤奋读书,胸怀天下。“元祐党人”恢复名誉后,王皋因“为臣子孙”步入仕途,徽宗时任吏部郎中,为抗金主战派。宋室南渡途中,王皋形影不离服侍太后,历经艰险。建炎三年(1129)三月,王皋深感全家随军不便,在驻跸平江府(苏州)时,请假欲将家眷当地安置。当他驾舟抵达荻扁(今太平街道旺巷村)时,但见地高气爽,土地肥沃,波光潋滟,鱼肥谷丰,于是起屋安家,自己继续护主南行。后立下平叛救驾之功,加封为柱国太傅。但宋高宗偏安江南主张与金义和,与王皋大志相向,他深感无力回天,慨然长叹:“西湖一洼水,何足济天下事乎,吾亦从此逝矣!”随辞官隐居阳澄湖畔荻扁,与庶民同乐而终。
  荻扁,因王皋的定居被称为王巷,其子孙沿荻川(利民塘)世代繁衍,至明清渐成集镇。清光绪十九(1893)年在此重建太平桥,始称“太平”。
  建于清初的华家大宅面溪临浜,后为华维屏宅第。华维屏是清末民初相城议员,一度出任副议长。光绪年间,他会同乡绅筹措资金重建太平桥和利民桥。1903年,华家老屋成为官立培德学校的教室。民国时期,相城第二国民学校也在此办学,多少莘莘学子在这里求学,圆了青春之梦。临街店铺曾是典当的店堂,前后4进纵深60余米的老屋至今仍在,砖木结构的旧宅古韵盎然,后院园子里的百年黄杨根深叶繁,傲然屹立。
  华宅西侧,有建于明代的荻溪粮仓,檐口相连的平房,灰墙黛瓦,数百年间尽管风云变幻,官府一直在此储粮。上世纪70年代,地方政府紧挨官仓建起五个圆顶储粮大屯,别具一格的外观风貌成为江南建筑一绝。
  面水而居的“江南三槐堂”王氏老宅门外的墙上,钉着退色的红字铜牌。上书:“一九三九年九月,抗战时期吴县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苏州县(工作)委员会在此成立。”可以想见,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老屋,地下党在此不知演绎过多少惊心动魄的风云故事。
  除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太平的卖点当属老街上的市井生活和田野牧歌。
  冬日的午后,洁净如洗的小巷里,洒满了暖暖的阳光;围墙下斜摆着新收的芦苇,竹竿上晒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历经沧桑的老墙斑驳,涂抹的石灰脱落后裸露出很有年头的青砖。墙脚堆着几摞准备翻新屋面的小瓦,青苔泛绿,缝隙里的小草探头晃脑。慵懒的狗儿伏着前蹄打盹,无视陌生人从身边经过。姑娘倚在门旁翻看手机,对采风的影人莞尔一笑。扎花头巾的几位老人,围着街角的洗台拣菜聊天。穿胶靴的少妇站在码头浣洗,清凌的水花溅出清冽的涟漪。
  我站在高拱的利民桥上,脚下就是碧波荡漾的古老“荻川”利民塘。清缓的河水一如吴侬软语,悠然绵长,穿街出巷,氤氲着田野的芬芳,流向芦荻飘摇水天一色的阳澄湖荡。
  ■冯雁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