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传统文化之根

 德明中医讲堂 2016-01-15

寻传统文化之根

大千老师

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学的什么呢?大部分内容是学了又会忘记的,没有告诉你或很少告诉你如何生活,如何面对你的一生,如何真正做人。所谓如何真正做人,如何面对生活,是从时代的角度来讲,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的。

那么中国几千年来,最高的学问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内圣外王。咱们知道,有很多圣人,现在有许多人嘲笑这些圣人,嘲笑这些圣人的基本没有读过圣人的书,不了解圣人的行迹,他嘲笑情有可原。当大家了解,并且深入进去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就是圣人,像日月一样,光芒万丈,照耀着我们历史的进程。他们指引着后人前仆后继地继承他们的理念、思想,并且应用在生活当中。那哪些是圣人呢?大家知道,孔子和老子,还有尧、舜、禹都是圣人,神农和伏羲他们都是圣人。什么是圣人呢?你可以理解为大彻大悟,明白大道理的人,能够指引后人的人,把这些人尊称为圣人。

古人有说过,圣人造世论,圣人指导着推进了历史的前进。这句话说对了一半,阴阳和合嘛,推进历史的前进,需要有圣人也需要有百姓,大家一起抱团才能促进世界的发展。我们要向有智慧的人学习,我们要向前人学习经验。首先我们要向父母学习,父母教我们说话,吃喝拉撒都是跟父母学习的。如果没有父母也没有我们,人不能完全隔裂历史。为什么西方国家,他也是以自己历史悠久而自豪呢?寻根啊,谁文明久,谁高兴,是这个道理,大家都往上走,刨那个根嘛。中国文明五千年,我们没有断过。大家想想积累了无价的财富,大家应该寻这个根,去汲取营养,汲取力量,汲取知识,怎么寻呢?需要脚踏实地去寻找。

下面是多闻,大家不要妄自菲薄,比如西方文明发达,中国在复兴,现在还在追赶。有两百年中国的耻辱史,这些都是暂时的,我们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对方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得从哪方面看。希望大家读书多读古书,为什么读古书,不读现代书呢?也可以读现代书,做个引子。古人著书是为了传道,古人一辈子就写几本书,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一本书成名,成名是身后事,现在人一个月写一本书,质量能同日而语吗?

大家知道李时珍倾尽毕生之经历写了《本草纲目》,还有那个《濒湖脉学》,那都是小薄本,孙思邈就是《千金方》,后来又写了《千金翼方》。张仲景《伤寒论》,这些人写书为了什么啊?为了传道,把道理告诉你,他所有的能力最终都写成书传下来。现代人写书不一样,大家都知道拷贝粘贴嘛,东拼西凑嘛,很少人倾注一生的精力去写书,都是一个月写一本书,为的什么?很多人为了成名赚钱,所以说我建议大家能看古书的不要看现代书。现代书可以做一个引子,看的书不要全信,你问作者信不信,他自己都说不信,不信你问他去。现在学问就是这样来做的。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太浮燥了,他如果一辈子写一本书,他早饿死了,所以要一个月出一本书,养家糊口嘛。

并没有说责怪别人的意思,而是说现在很少有人能踏实下来搞点真东西出来,所以我建议大家能找古书看,不一定很古,民国时的书都可以,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之前的书都可以看,不建议看现代的书。

这个就是寻根,多闻,一定要沿着历史的脉络向上溯寻,寻找精神的寄托。你吃得好喝得好、整天忧心忡忡的,这个你没找到家,只有找到精神的家园,才真正找到了家。现在很多人房子住的很好,但生活质量不高,为什么不高啊?心情不好,为什么心情不好啊?因为他不明白道理,因为没有寻根,接不上,没有精神的寄托。有的渴寻到了烧香拜佛,那些都不是寻根,烧香拜佛他求的什么呀,求发财,这不是就扯淡了嘛。

寻根既是寻找传统文化的根,同时也是寻找自己的根。自己的什么根?精神依托,一辈子活着为什么呀,真正的生活应该怎么开始呀。这个就是根,刨根问底嘛,大家都应该有这个精神才好,这样子一生活得才充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