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弃曹归刘 王平字子均,是益州巴西郡宕渠人,小时候被何家收养,所以又名何平,后来改回本姓王姓。当地的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带着巴夷、賨民前往洛阳依附曹操,王平也随着到了洛阳,代行校尉之职。 后来夏侯渊与刘备战于汉中,夏侯渊战败被杀,曹操亲自带兵征讨刘备,王平也跟着曹操来到了汉中。结果曹操渐渐支撑不住,败退回军,而王平则借机投降了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2随相北伐 建兴六年,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从属于参加马谡。诸葛亮派遣马谡担任先锋前往街亭,马谡到街亭后,违反诸葛亮的节度,舍弃水源上山据守,王平连连规劝马谡,马谡却始终不听,最终被魏将张颌截断水源,大破于街亭。蜀军被击败后,士兵离散,唯有王平所带领的千人鸣鼓自持,张颌怀疑王平设有伏兵,所以没有进逼蜀军。于是王平收合被击散的士兵,率领将士返还。 战后,诸葛亮诛杀了马谡以及将军张休、李盛,剥夺将军黄袭等人的士兵,王平则因为表现突出,被诸葛亮加拜为参军,统帅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3急智救国 延熙七年,魏国大将军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人大举进攻季汉,前锋已经到达骆谷。当时汉中守兵还不到三万,诸将大惊。有人提议说“现在我们的实力不足以拒敌,应该固守汉、乐二城,等魏军进入汉中之后,在涪的军队就可以赶来救关了”,王平对此却有异议“不对,从汉中去涪城足有一千余里,魏军如果得了阳平关便会成为大祸患,现在应该派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守兴势,我为后拒;如果魏军进攻黄金城,则我亲自率兵救援,到时候救兵刚好赶到,这才是上上之策”。当时只有护军刘敏赞成王平的意见,王平的计划实施后,涪城诸军以及大将军费祎相继赶来,最后击退了魏军,一切都如王平所计划的一般。
王平在军旅中长大,不会写字,连认识的字都不超过十个,但是他口述作书,皆有义理。王平喜欢让别人读史记、汉书等书籍传记,自己则在一旁细听,能够知其大义,论说之时亦不失主旨。王平十分遵守并履行法律,与人交谈一丝不苟,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 作者:蝴蝶君
欢迎分享给你朋友圈的小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