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景树、植篱及其他形式的修剪整形
一、植篱的剪整
植篱又称为绿篱、生篱,剪整时应注意设计意图和要求。自然式植篱一般可不行专门的剪整措施,仅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将病老枯枝剪除即可。对整形式植篱则需施行专门的修剪整形工作。
(一)整形式植篱的形式形式有各式各样(图10-9)。
有剪整成几何形体的,有剪成高大的壁篱式作雕像、山石、喷泉等背景用,亦有将植篱本身作为景物的;亦有将树木单植或丛植,然后剪整成鸟、兽、建筑物或具有纪念、教育意义等雕塑形式。
整形式植篱在栽植的方式上,通常多用直线形,但在园林中为了特殊的需要,例如需方便于安放坐椅、雕像等物时,亦可栽成各种曲线或几何形。在剪整时,立面的形体必须与平面的栽植形式相和谐。此外,在不同的小地形中,运用不同的整剪方式,亦可收到改造地形的功效,这样不但增加了美化效果,而且对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亦有着很大的实用意义。


(二)整形式植篱的剪整方法
在以上各式的剪整中,经验丰富的可随手剪去即能达到整齐美观的要求,不熟练的则应先用线绳定型,然后以线为界,进行修剪。
植篱最易发生下部干枯空裸现象,因此在剪整时,其侧断面以呈梯形最好,可以保持下部枝叶受到充分的阳光而生长茂密不易秃裸(图10-10)。反之,如断面呈倒梯形,则植篱下部易迅速秃空,不能长久保持良好效果。
二、桩景树的剪整(树木的艺术造型)
中国的古老庭园以及许多新建的园林曾经有过分强调园林建筑的思想,往往把大量财力用于建造亭楼廊榭,热衷于重院迥廊、楼阁相望,而对“用植物造景”的思想认识不足。当然,必要的园林建筑是绝不应忽视的,但园林绿化建设的根本与精髓在于以植物来美化环境是不容置疑的。植物造景有许多方法,其中之一即运用桩景树。现在概括地讲树木的艺术造型问题。
(一)桩景树的艺术形体一般以仿照自然界古树名木的奇姿异态,加上园林师自己的构思,运用栽培技术进行艺术加工,经过多年精心的培养,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树形。
1.直干式树木主干直立,树冠的各主、侧枝经过全盘的构思规划布局,运用剪、裁、盘、曲和缚扎定位,最后形成独具情趣的树冠(图10-11)。剪整要点是培养主干达一定高度后,施行摘心,对各主侧枝必须按创作意图进行配置。对主干顶端的收尾形式应妥为运用预留侧主枝,一般不宜采用枯梢秃顶式接尾。
2.屈干式主干屈折,主枝因势托展有拱迎体态(图10-12)。剪整要点在于作好主枝方向与层次距离的配列。
3.悬崖式主干基部直立、中部倾斜、上部向前悬垂,状如飞瀑,各主侧枝呈高低错落配列(图10-13)。
4.劈干式主干劈分为二,主枝呈层配列。此式目前在广东汕头一带较多,主要显示栽培养护技艺。
5.双干式主干二,通常斜生,两干一高一低,方向各异而又相互呼应,树冠亦呈相互呼应的二体(图10-14)。
6.连理式将二干或二主枝在距地一定高度处进行嫁接,形成连理干或连理枝。


7.露根式对根系发达的树种,可逐年除土露根,最后形成盘龙舞爪的形状。广东汕头一寺庙中即有一榕树根系形成天然落地罩状,可谓一大奇观。
(二)桩景树的剪整技术剪整技术有多种,可概括为3类如下:
1.盘扎对较柔韧或比较细的干及枝条可用此法。依园林师的构思将枝条弯曲,用铅丝(粗铅丝可烧红后任其自然冷却后备用)、麻皮或棕丝扎缚拉引使之固定。对较粗的枝条,可加支柱绑缚固定。用本法所造成的盘曲姿式比较圆滑柔软,其特点为只用手力使之盘曲而扎缚,并不用刀子刻切枝条,故花农树艺者在传统上称为“软式”技法(图10-15)。
枝条的盘扎时期,以在休眠期施行为好.一般在秋末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施行为好,应避免在芽已萌发长大后施行,否则芽易被碰掉。对于当年生长的新梢,可以随其生长长度而适时加以盘扎。已盘扎完毕的枝条,视其固定的程度,一般经过1个生长季后,在次年生长期开始前应行解除盘扎物,以免嵌入枝内。
2.刻拧对粗硬不易弯曲的干或枝条,或者欲做成硬线条姿态的树木常用本法。本做法可使人产生浑厚有力、刚劲古朴的艺术效果,树艺者在传统上称为“硬式”技法。
对欲使之弯曲的粗干,可用利刃纵穿枝干,使之劈裂,即易扭曲而不会折断。欲行大角度折屈时,可在折屈处刻出缺口,就可使易弯折而又不会断离。为了避免折口水分过分蒸
发,可行包扎及涂泥,如此经1个月以后可以不再涂泥。作切口时,视弯折角度的大小,切口深度约为枝径的1/3-
2/3,切口应自上而下斜切。欲使枝条呈左右方向弯折时则切口应在枝条的左方及右方分别切人,如欲使枝条呈螺旋状回转时,则切口也应呈螺旋状排列,一般是每3~5刀转1周。用刀切刻切口的时期应在芽刚萌动时进行,如过早,则常会因切刻而不易发芽;如过晚,则芽已长大故很易被碰落。
3.撬树皮为使树干上某个部分有疣隆起有如高龄老树状,可以在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用小刀插入树皮下轻轻撬动,使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则经几个月后这个部分就会呈疣状隆起。
4.撕裂枝条主干上的侧枝如欲去除时,不必用剪剪截,可用手撕除,这样就必然会连树皮一起撕下露出一部分主干的木质部,结果就会造成有如老树在自然界受到风雷损害一样的形貌。其他有原来用剪、锯切断处,凡是断面整齐平滑的,均应用刀施行艺术加工切刻成风雷自然折损的形貌。施用本法的树木,最后均应在断损处涂上具有自然枯木色彩的防腐剂。
5.枯古木的利用
对某些体形姿态优美或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意义的枯古木,过去均一概挖除,这无异损失不少风景资源,实应改变处理办法。具有积极意义的做法是首先将枯木进行杀虫杀菌和防腐处理,以及必要的安全加固处理。然后在老干内方边缘适当位置纵刻裂沟,补植幼树并使幼树主干与古木干沟嵌合,外面用水苔缠好,再加细竹,然后用绳绑紧,如此经过数年,幼树长粗,嵌入部长得很紧,未嵌入部被迫向外增粗遮盖了切刻的痕迹而宛若枯木回春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桩景树只能盆栽不能地栽,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在中国园林中早有运用大的桩景树进行造景配植的手法,例如河南省鄢陵县姚家花园以及广东省潮汕地区等不少地方均有这种传统,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被注意罢了。实际上地栽的桩景树与“盆栽”是同源的,均是园林树木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其他剪整方式的整理和发掘
中国各地花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修剪整形方面的丰富经验,他们结合传统的技法和当地的特点,创造出许多富于地方风格的剪整方法,前面曾提及的河南省鄢陵县,有捏狮子、扎牌楼、蓬子松、灯台松等手法,在广东潮汕地区有劈干法,其他如江苏、福建、四川……等各地均具有悠久的花木栽培历史,都有各具特色的剪整技术,这些都亟待总结、整理和提炼,以便使中国的园林树木剪整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注意的是各种雕塑式造型均很费工,在园林中难于大量应用,最好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加以运用,或者较集中地应用,以便充分表现园景特色。造型本身应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效果,有思想内容,且须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
在现代栽培管理技术中,为了节约人工,可以利用化学药剂进行化学整枝,例如对植株进行叶面喷洒辛酸( Caprylic
acid)或多效唑(PP333,即Paclobutrazol)均可抑制植物的顶芽生长以及侧枝的生长,使植株较长期的保持一定的造型。但在剂量浓度方面,不同的植物种类是不尽相同的。
http://www./plants/2511_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