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要“一意孤行”去完成 嵇振颉/文 “你脑子里只有画画,还有家人吗?这个家,都是我一个人在操持,这日子没法再过下去。”面对一脸铁青、牢骚满腹的妻子,他不知该说些什么。恋爱时,妻子温柔娴淑、善解人意,这些年因为他“一意孤行”,让妻子变成“怨妇”,也让他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小时候,他就喜欢画画。作业本和课本上的空白处,有他天马行空的涂鸦。除了绘画,他各门功课成绩很差,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和父母吵了一架,他跟几个朋友出去打工,做过保安、当过建筑工人、在餐厅里端过盘子……无论再累,哪怕站着都能打瞌睡,他还是要画下去。这个梦想,不会随境遇改变而变化。 后来考出驾照,他贷款几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卡车,在全国各地跑货运。钱袋子鼓起来,代价是大部分时间抛在路上。最可怕的是精神上寂寞——没有妻儿陪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日以继夜面对笔直的高速公路。卡车卸货需要几个小时,同行会趁这个间歇在驾驶室打个盹,弥补睡眠上不足。他不愿浪费时间,拿起画笔在白纸上作画。他的作品多以车辆、公路为主要背景元素,画过车祸现场、画过路口认真执勤的交警、还画过汽车飞驰而过的瞬间……把每天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经过艺术加工,他的画作特别接地气、贴近生活。 画画为人生增添一抹亮色,却带来一场可怕灾祸。那次他去福建黄岩拉货,一口气走了一天一夜,看东西都是叠影的。他刚完成一幅作品,货物正好装满卡车。发货方工作人员见他眼睛红肿、哈欠连连,劝他休息一会儿。他婉转拒绝对方好意,坚持第一时间上路。做货运这行,时间最耽搁不起,迟到就得挨罚。路上他强打精神,一再提醒自己要小心。经过被誉为“魔鬼路段”的盘山公路,突然眼前一黑。汽车开始失控。凭着最后一丝意识,他猛踩刹车。车子撞上隔离石墩,人安然无恙,车的前部却撞出个大窟窿。等他清醒过来,看着旁边深不见底的山坳,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要是再慢一拍,肯定车毁人亡。 在鬼门关上逛了一圈,他明白“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么好好开卡车,要么一门心思作画。放弃作画,这是打死也做不到的事。从这时起,画画升格为主业,开卡车倒成了副业。 未经过正规的艺术教育,谁愿意去购买他的作品?生活的压力,现实的落差,让他的绘画梦走得举步维艰。卧室、客厅,只要有空的地方,就堆满他的画作,似一捆捆野草,在岁月轮回中自生自灭。为了这事,妻子没少和他闹过。闹就闹吧,闹完以后他接着画。 他有幅作品,名为《孤独的生命》,以他自己为原型。在画中自比蝌蚪,周围是一群鱼儿。鱼儿往东游,他偏要倔强地往西游。他相信自己的作品有价值,哪怕暂时没人要,也绝不情已送人。 没有理论支撑,那就现学。他开始进入厦门青年画家的圈子,买专业书籍、参观别人画展、虚心向别人讨教。他在“炼狱模式”中艰难升级,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2014年,他结识生命中的贵人——瑞典籍华人艺术家王彤。尽管绘画水准还需进一步提高,但王彤敬佩他用心灵去作画的精神。在王彤牵线搭桥下,一位画商愿意定期购买他的作品。有了稳定收入,他终于可以安心徜徉在绘画世界中。 又经过一年积淀,他受邀参加康纳艺术家协会年度展览。齐白石、徐悲鸿、叶浅予都曾参加过康纳画展,这个宝贵的机会让他受宠若惊。2015年2月,他又成为央视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开卡车的艺术家》的主人公。通过荧幕,普通大众知道有这样一位草根画家,他在崎岖夜路中苦苦摸索,但最终顶住压力迎来曙光。 为了摘取绘画这根“金条”,他承受太多重压和打击。他叫孔龙震,用近十年时间完成从卡车司机到职业画家的转变。正如他所说:“只有拼了命去完成的,才能叫梦想。”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就要“一意孤行”,因为这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作者:嵇振颉 通信地址:上海市内江路384弄6号404室 邮编:200093 电话:021-65667200、13120631672 电子邮箱:jzj19850101@sina.com QQ:964473469 |
|
来自: 王浩然 > 《拙勤草堂:昼夜不眠编故事日积月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