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炎临床验证

 昵称11739632 2016-01-16


       鼻炎,一般分为单纯性急、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属中医“鼻窒”、“鼻藁”等病范畴。多因外邪浸犯,脉络受阻,奎滞鼻窍;或脾肺虚弱,肺气失宣,脾失健运,气血痕滞,客于鼻窍所致。若迁延失治,又可转成慢性。
1 .劫敏汤;黄芪、诃子肉、干地黄、乌梅、豨签草各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蜂蜜30克(兑服)。水煎服。[疗 效] 治过敏性鼻炎有良效。
2 .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辛荑花各6克,苍耳子9克,灸甘草5 克。
[制用法] 每天l剂,水煎服。[疗 效] 治疗过敏性舆炎有良效。
3 .祛风宣肺汤
;苍耳子15克、炙麻黄9克、辛夷9克、蝉衣15克、甘草9克。水煎服。
4 .[方 剂] 斑蝥适量。去足翅研细末,蜂蜜调为稠糊状。在印堂穴。贴1小块胶布,中间有孔,药粉涂于小孔之内,外以胶布贴盖,24小时后去掉。通窍拔毒。治疗680例,痊愈537例,显效100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58%。 引自《上海中医药杂志》
5 .[方 剂] 苍耳子20粒炒后,将豆油50克沸腾无沫再放苍耳子,煎至黑色焦状,再用纱布过滤。用药油滴鼻,1日1次。治疗51例,显效29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23% ,引自《黑龙江中西药》
6 .大蒜膏;香附、荜茇各等份,大蒜适量。捣成饼,备用。贴囟门。并用艾条隔药悬灸。屡用有效。 引自《外治汇要》
7 .克敏灵
;白芥子2份,玄胡、甘遂、丁香、白芷、细辛各1份,研末过筛,用生姜汁调匀成糊状,药膏放于4厘米纱布棉垫中央,贴敷于大椎,肺俞(双),膏盲(双)、肾俞(双)、膻中穴上,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3 小时,5 天贴l 次。疗效显著。 引自《外治汇要》。
8 .复方麝香膏
;白芥子、细辛、甘遂、辛夷各等份研细末,麝香适量。研细另装。用时取药末适量,用姜汁调成糊状,做成如铜钱大的药饼。药面放入少许麝香,分别贴敷于肺俞(双)、膏盲(双)、百劳(双)穴上,、每次贴6小时后除去,10天贴药1 次。治疗158例,显效29例,有效60例,无效69例,总有效率为56.4%. 引自《治验秘录》
9 .[方 剂] 大蒜过滤取其汁,与甘油配成50%大蒜油。以棉卷蘸液涂布鼻腔内,每日3次。据《中华耳弃咽喉科杂志》介绍,试治20例萎缩性鼻炎,痊愈者10例,改善者9例,无效者l例。
过敏性鼻炎
10、耳穴方
[药物]王不留行子。
[用法]取消毒后的王不留行子贴在小块胶布中间,用 75%酒精消毒双 耳、内鼻、外鼻、肺、肾上腺穴,每穴位贴上王不留行子胶布。按压上不留 行药子,力度要适中,每次按压 30 余下,使耳部产生胀、重、痛的感觉,每 天 3 次以上。5 天换药 1 次,休息 2~3 天再行第 2 次压药,4 次为 1 疗程。
[疗效] 此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50 例,痊愈 8 例,显效 33 例,进步 9例。  [来源] 吕长青,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1)  1  498   11、芪术苍辛汤   
[药物]黄蔑 20 克,白术 10 克,苍耳子 9 克,防风、辛美各 6 克, 炙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伴头痛者加白芷 5 克,蔓荆子 9 克。
[疗效]此方治疗过敏性鼻炎 130 例,痊愈 47 例,好转 65 例,无效 18 例。总有效率为 86.5%。 
[来源]陈仁华,浙江中医杂志 1991;  (5):  212    
12、健固汤   
[药物]党参、白术、茯苓、苡米各 15 克,巴戟天 10 克,地龙、露蜂 房、钩藤各 8 克,辛荑花(包煎)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过敏性鼻炎87例,48例显效,  33例好转,6例无效。
[来源]符之武.浙江中医杂志 1992;  (4)  :  1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