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二王”名帖摭谈【2】

 jingshuiyun 2016-01-16

“二王”名帖摭谈

□许传良

  二、静水流深深几许——《二谢帖》

  作为三帖并合之一的《二谢帖》,如果循着《得示帖》的审美惯性来赏析《二谢帖》,在目光上下游移的过程中,会在略显生疏的笔墨情趣里突然寻找到曾经的熟悉面孔,那就是其中的“爱”字,这是法帖的诗眼,也是我们品读的突破口所在。乘着此字的轻盈圆润以及整体的或动或静、或厚重或空灵,而渐次展开。


二谢帖

  从大处着眼,该帖右上虚静,左下略显紧密,而左下方斜向右上的字尾形成的三角形空白区域,正好与右上方的虚处形成对比。在此虚实的连续转换之中,三处重墨又成为全篇的点缀所在。第二行之“女”、第四行“当试寻省”、第五行“左边剧”三处高低错落、左密右疏,在略不精心处反而使得画面层次迭出,美不胜收。再从动静范畴来细赏,中间一行恰如左右的过渡与衔接,不管左挥右洒,我自静如处子。可谓静水流深,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际云卷云舒,不能不叹其巧夺天工。第四行首二字“所送”又堪为左上方的焦点,寥寥几笔盘活左右,与左边的块面以及右部的繁复形成较大的对比,这也是全帖最为简约之处,但笔简而意足。第三行“患者善”三字亦是不可忽略之处,在五行之中虽然收缩但轻灵松脱,并不拘谨,或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遍观右军尺牍,其造型之奇正如云无心而出岫,几乎难以琢磨其造型规律。我以为,这也正是书圣之神韵所在,言谈举止间却正自风流。设若正襟危坐,按部就班,岂是林下之风?但就此法帖而细细分析,似乎也能参透蛛丝马迹。一是字之上下颇见开合之妙,一字之中或上开下合,如“面”“静”“送”“议”等,或上合下开,如“谢”“咏”“良”“拜”等。二是左右时见收放之趣,如左放右收之“谢”“爱”“耶”“试”“儿”等,左收右放之“不”“再拜”等。三是欹侧错落,时见精彩,全帖以“静”字为极致,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妙极!

  一切书写的味道来源于细节,这就要谈到用笔的重要性了。此帖从章法、结字都可体味到用笔的丰富性所带来的无限生机。五行之中,前三行以方笔为主,后两行以圆笔居多,这也是由行到草的笔法体现,而方中不可缺圆笔,圆中更应融方笔。林散之论书诗中的“意到圆时更觉方”正是此意,而这全来自于使转与提按的自然转换。由此忽然想到,笔墨的呈现正是笔墨技法叠加之后的视觉图像,或者说是一个空间再现,只是隐约能体悟到其中的轻重变化。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正如与音乐、舞蹈等艺术相同的时间属性一样,在不可重复、不可倒置的连续书写进程中,每一笔细致的提按顿挫,包括笔杆的起伏、笔锋的顺逆,甚至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运动的叠加,在最后的视觉图像中已是无影无踪,这也是书法这门古老艺术直到如今较多依赖于口传手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越是用笔的方向转换之处,越是应该细细揣摩,虽然一笔带过亦可得其仿佛,而其中的时空转换显然不可如此。包括并笔处以及由左向右的转向处等等。此略举一“善”字,首点顿笔之后,撇画转向横的起笔、下部“古”部的起笔以及竖画左下行向右上之时,都有两个以上动作,不可不察。

  另外,从把握整体气息来讲,在字的大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从审美角度看,每行总有最佳的字数,所以临习此帖应尽量接近原大,或可稍大一些,每行字数与原帖相同。

  视野离开法帖,再行思索,羲之尺牍在嘘寒问暖之间显现出魏晋玄学背景下的恬淡从容。在看似丰富多变的笔致之中其中还有一种不变之所在,这种不变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大道,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的宇宙观与生命论,故总有一种波澜不惊、向内寻省的悲悯天地的大爱胸怀,故书中所言之“不静”总归拢于恒静之中,所谓静水流深,赏读此帖或可作如是观也。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